李開周
南宋初年,長江以南鬧過一陣子房荒,關于這一點,有大量史料可以作證。《癸辛雜識》載:“建炎之初,中原士夫落難者眾,多無屋宇以居,高宗憫之,始有僑居寺觀之詔。”中原士大夫流落杭州,大多沒有住處,宋高宗發了善心,允許他們去寺廟借宿。
《楓窗小牘》載:“余迫猝渡江,僑寓臨安山中。”說這話的人叫袁褧,是蘇東坡的親戚,出身世家大族,在開封城里有一座大別墅,后來他遷居江南,只能在杭州郊外的小山村里安家。
《異聞總錄》載:“邢太尉初南渡,寓家湖州德清驛,湫隘不足容。”太尉是相當于部長級別的一品大員,這個一品大員到了湖州,竟然找不到住的地方,只能在驛站安家,而驛站里的房間又很小,住不下他們一家人。
《宋會要輯稿》載:“江北流寓之人賃屋居住,多被業主騷擾,添搭房錢,坐致窮困。”從北方逃過來的難民大多成了江南土著的房客,由于難民太多,房屋太少,租房市場供不應求,房東趁機高抬租金,把難民的錢包都給掏空了。
北方人為什么要逃到南方來?因為金兵正在攻宋,長江以北戰火不斷,他們為了活命,必須往南搬家。搬過來的人多了,房子自然就少了,有大量難民遷入的杭州、蘇州、福州、鎮江、南京和長沙等地,居住成本自然就高了。從這個角度看,南宋初年,江南地區的樓市繁榮跟經濟發展無關,而是由戰爭引起的。
北方一打仗,南方房子就升價,那如果南方也打仗呢?
原則上講,既然戰火已經燒到家門口了,無論新移民還是原住民,都會選擇往外逃,原先搶手的房子既無人再買,也無人再租,房地產市場必然崩盤。但事實卻不一定是這樣,以紹興四年為例,金兵打過長江,在江浙一帶燒殺搶掠,新移民反而更多了,房租反而更高了。
因為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戰亂,大多數人都茫然無措,根本不知道往哪兒逃。用李清照的話說:“江浙之人自東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謀入城市,居城市者謀入山林,旁午絡繹,莫卜所之。”人們東逃西竄,房子不可能跟著,逃到別處總得租房吧?于是人人都成了房客,于是房租漲得更加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