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明朝大清官譚啟與海瑞同朝 曾一月內舉報數十人

2014/12/25 9:47:57 點擊數: 【字體:

  明朝大清官譚啟與海瑞同朝 曾一月內舉報數十人

  明朝大清官譚啟與海瑞同朝 曾一月內舉報數十人

  譚啟當年考試的成績單!(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說起明朝鐵面無私的官場斗士,人們第一個想起的人也許是海瑞。但在歷史上,還有一個與之同朝,并同樣以“廉潔”著稱的官員——重慶巫溪縣人譚啟。不過,因為史料極度缺乏,譚啟并不知名。

  近日,巫溪縣教育研究進修學校歷史教研員劉朝敏完成了對譚啟5年的潛心研究,首次公開譚啟的求學故事與為官生涯,填補了歷史空白。

  16歲中秀才,19歲中舉人

  劉朝敏說,譚啟生于公元1528年(嘉靖七年)生于四川省大寧縣(今重慶市巫溪縣)馬蓮溪。年少的譚啟每天翻山越嶺,到縣城天寧寺書院讀書。16歲中秀才,19歲中舉人,眼看有望進京殿試了,父親卻病重歸西。

  “按當時的禮節,父母去世,子女應回家守孝三年。”劉朝敏說,譚啟在這三年中,始終不忘學業,常常熬夜讀書到天亮。三年后,他終于參加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試,并金榜題名。

  上書批皇帝:“雖喜于聽言而未嘗有用言之實”

  譚啟后來成了明朝嘉靖、隆慶和萬歷三朝的朝廷命官,更是張居正任內閣首輔10年時期的重要官員,他官至福建按察司副使,四品文官,和同朝為官的海瑞一樣以鐵面無私、清正廉潔著稱于世。

  隆慶帝登基后,首下求言之詔,臣子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紛紛對朝政提出許多很好的意見和建議,然而,被采納的只有建修翔鳳殿這一奢靡建議。見朝廷無意真心求言,隆慶元年四月,譚啟上《乞采群言疏》,洋洋灑灑兩千余言闡述了“言路開則治,言路塞則亂”的道理,指出圣上“雖喜于聽言而未嘗有用言之實”,擔心會出現“敢言之臣將卷舌不言,天下從而解體”的后果。

  “當時,隆慶皇帝聽到譚啟的批評,有些不高興,但譚啟赤膽忠心、忠君為民的聲名遠播,他也不敢對譚啟施妄加之罪。”劉朝敏說。

  故事編入巫溪鄉土教材

  劉朝敏說,在為官期間,譚啟反腐力度之強,曾在一個月內,舉報了數十人。

  隆慶元年十二月,譚啟被任命為浙江巡按御史。到任后,即上疏請求減少僧道度牒(出家的證書,不合格的僧道往往行賄買度牒,造成腐敗)。同時,譚啟還彈劾了兵部侍郎遲鳳翔托病規避、薊遼總督劉燾失守邊防等事。隆慶二年(1568年)4月,譚啟查辦了五河知縣張憲翔居官侵漁的大貪污案,6月查辦了揚州知府衛東楚、武進知縣謝師嚴貪污案,12月,他又據實舉報了參議、僉事以及提學道等重要官員的不法行為,處理涉案人員數十人。

  劉朝敏說,作為400多年前的清官,譚啟的精神仍然對現代人具有重要意義。前不久,他的故事已被編入巫溪鄉土教材,進入當地校園。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重慶日報(2014-12-25)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