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楹聯家:春聯是高雅藝術 可提高大眾的文學修養

2015/2/12 10:34:14 點擊數: 【字體:

  □本報記者/高 爽

  對聯的最大優勢在于,它既是一種高雅藝術,同時又是群眾喜聞樂見的。

  擬春聯,內容比形式更重要,要有個性,家里的新變化、新氣象,個人的收獲和感受都可以寫到聯里去,讓看的人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你的喜怒哀樂,了解你的情懷志趣。

  過春節,貼春聯,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年俗文化之一。春聯對于中國人、對于過年,究竟意味著什么呢?為此,本報記者專訪我省著名楹聯家孫丕任先生。

  對聯是衡量文化水準的一把尺

  本報記者:為什么寫春聯、貼春聯對于中國人這么重要呢?

  孫丕任:這項古老的年俗能夠一直傳承下來,首先是因為春聯與春節的喜慶氣氛密切相關,大紅紙寫就的春聯一貼上去,首先就透著喜興。春聯的寓意也非常吉祥,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愿望。同時,春聯又很容易得到,再窮的人家,過不起年,寫副對聯貼上去也是個寄托。

  本報記者: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出口成章,擬出精彩的聯語的。對聯應該說是一門高雅藝術吧?

  孫丕任:對聯的發展與律詩的成熟密切相關。唐人的五律、七律,中間兩聯都需要對仗,有些句子本身就是很好的對聯,隨便舉幾個例子,比如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等。后來,對聯的內容、形式、應用的范圍不斷擴大,最終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對聯有著非常嚴格的格律要求,既要有很好的立意,形式上更要講究,所以產生一副佳對并不容易。

  但也正因為如此,對聯也成為一個人、一個地方文化水準的衡量標準之一,一副對聯讓一處風景名勝名揚海內的例子并不在少數,比如昆明大觀樓的長聯,大大助推了滇池的旅游熱。

  對聯也要創新

  本報記者:除了過年時的春聯和書齋里的品鑒,對聯還有其他的社會功用嗎?

  孫丕任:對聯的一個最大的優勢在于,它既是一種高雅藝術,可以提高大眾的文學修養,同時又是群眾喜聞樂見的,可以走進尋常百姓家,也可以用于宣傳和發動群眾。以弘揚正氣,樹立新風。我們常常看到街頭的標語口號,如果采用對聯的形式,就會瑯瑯上口,方便記憶和傳播,也能更好地起到宣傳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就提到了古時河南內鄉縣衙三省堂前的“得失”聯:“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 ”以此聯來警醒為官者要清廉自律,關注民生,很有感染力。可見,對聯也是一種宣傳武器,對黨風政風建設很有助益。

  本報記者:草根創作的對聯,往往在藝術表現力上欠缺一些。對這類創作您怎么看?

  孫丕任:對聯畢竟是一種語言藝術,“言之無文,行之不遠”,必須要有形象化的表達,有精彩的語言,精到的用典,否則就失去了它應有的藝術感染力。錢鐘書先生曾經諷刺一些現代人寫的格律詩是“押韻的文件”,思想性好像很高,文采卻差了很多。在對聯的創作上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對聯創作,必須以豐富的文學修養為底蘊,經過認真鉆研,方能由粗轉精。絕不是光靠讀些對韻的書就能擬出好對聯的,如清初大文士王士在《香祖筆記》中所說:“聯對雖小道,亦足見人才思”。所以,楹聯文化的發揚光大,有賴于更多有深厚傳統文化素養的人。對于年輕一代,特別是少年,從小培養對楹聯的興趣,實在十分重要,這也有一個童子功的問題,就像學鋼琴一樣。

  但是,我還要說另一方面,雖然楹聯創作呼喚精品,但初學者的熱情必須鼓勵。對聯發展到今天,也需要創新,不能每年過年時還總是那些老套路,內容與今天的生活已經相去甚遠了。必須要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然后才能期待佳對名作的出現。只有堅實的塔基,才會矗立起巍峨的塔尖。

  寫對聯要追求“三美”

  本報記者:數十年來沉迷于此,對您來說,對聯最大的藝術魅力是什么呢?

  孫丕任:對聯充分反映了中國文字的特點和魅力。聞一多先生在詩歌創作上提出“三美”,即“建筑美、繪畫美、音樂美”,雖然在現代詩歌創作上有些爭議,但對于格律詩和對聯的創作來說,是非常精當的。這種形式上的美感,再加上豐富的內容作為支撐,對任何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魅力無窮的,可以說是我們的國粹之一。

  本報記者:自擬春聯漸漸成了一種高雅的時尚。對于新手,您會給出什么建議?

  孫丕任:對新手,我不想講太多條條框框,大家就不敢動筆了,基本上區分開平仄就可以了。還有就是上聯收尾用仄聲字,下聯收尾用平聲字。內容比形式更重要,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針對性,結合自家的特點,內容上要具體一些,比如,一年來家里的新變化、新氣象,生活和工作上的收獲和感受,像結婚、生孩子、孩子考大學這些喜事都可以寫到聯里去,讓看的人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你的喜怒哀樂,了解你的情懷志趣。

  多問一句

  本報記者:您是著名楹聯家,常為別人擬春聯,很想知道您自己家里的春聯寫的是什么?

  孫丕任:2005年,女兒給我在沈陽買了新房,從此我有了獨立的書房,當然很開心了。我給每個房間都起了名字。書房朝北,因為鄰近渾河,所以命名為“知北牖”,借莊子《知北游》篇首句:“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玄水即喻渾河。南邊的臥室稱作“暖姝室”,同樣出自《莊子》“暖暖姝姝”之句,很舒心舒適之意。客廳名曰“玉茗堂”,借用了明代大戲曲家湯顯祖的別號。還有一個朝南的小房,我稱之為 “望南軒”,因為這個房間有一個飄窗,“軒”字正是指帶走廊的房間,更深的意思是兩個女兒都在南邊工作,遙寄思念之意。

  那年春節,我擬的春聯是:北牖知鴻翼,南軒愛小茶。唐人稱愛女為“小茶”,同時也取“茶”的字面之意。

  人物簡介

  孫丕任 1944年出生, 1963年入讀北京大學中文系,1968年分配至鐵嶺農村教書。后調至遼寧省文聯工作,2004年退休。現任遼寧省楹聯家協會副會長,沈陽市文史館館員。著有《朝散集》。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遼寧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