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春節的鞭炮聲還未遠去,新一年的工作已經開始。在這個春節,關于藝術,有著太多的話題,比如美術館里過大年,禮品畫市場遇冷,國家藝術基金再啟程……
今年春節期間,伴隨著各大美術館、博物館精彩紛呈的藝術展覽,藝術活動也非常熱鬧。近些年來,公眾對藝術審美需求日益增加,過個“文化年”也漸漸成為更多人的共識。而各藝術場館也紛紛加強對公眾需求的研究,精心籌劃和舉辦春節活動。今年的春節大展中,既有我國古今名家的精品力作,又有從國外引進的大展,可謂是佳作琳瑯滿目,珍品目不暇接。所以,雖然各機構的春節觀展人數尚未完全統計公布,但相信會是一個喜人的數據。
節日里也有一些看似不太和諧的聲音。如節后的這周,有幾篇媒體報道將視野投向了藝術品市場,論調也不約而同地指向了藝術品市場在春節期間的低迷。據報道,往年春節前后,以生肖為題材創作的藝術品往往成為市場熱銷的對象,大師級的作品更為搶手。然而,隨著反腐繼續推進,今年高端禮品市場中,藝術品的銷售大不如前。而被譽為“中國書畫之鄉”的青州,也是一改往年春節期間的紅火,春節前的一個下午,青州書畫藝術城的很多畫廊都已早早落鎖,整個樓里很少能看到買家的蹤跡,處處是寒意。為什么往年春節市場分外火熱的藝術品市場在今年“節日旺季不旺”且“價格大幅下滑”?問題指向了與“反腐”密切相關的禮品畫。
如此看來,這個看似不太和諧的“遇冷”反而值得欣慰。藝術市場的發展,如果是靠“禮品畫”無休止地炒作,自然就遠離了健康發展的軌道。再加上各種幕后的炒作和運作,使得書畫市場往往動輒數萬數十萬一平方尺,漸漸淪為資本游戲的道具,也滋生了各種靠頭銜賣畫、靠名人走紅等不正常現象。此番遇冷降溫,應該是中國藝術市場發展中值得關注的重要節點,去些虛火和浮夸,才能迎來真正的藝術盛世。
而關心藝術,從事藝術創作的人們,在羊年新春迎來了好消息。從3月1日至5月1日,國內各級各類藝術單位、機構和藝術工作者可以登錄國家藝術基金網站,按照申報指南要求,通過“國家藝術基金網上申報管理系統”申報項目。2014年,藝術基金共在全國范圍內征集到4256個申報項目,經過初評、復評,最終確定了393個立項資助項目,這些項目對中國藝術的發展產生著潛移默化的推動作用。今年,隨著國家藝術基金的申報啟動,這一措施也進一步推向了制度化、常態化和持續化。
提到藝術市場,2015年的春拍也即將拉開帷幕,希望今年的藝術市場多些純粹、少些炒作;多些藝術氣息、少些天價神話。馮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