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專家談真實的宋江:系農民起義首領 "水滸"中有夸大

2015/3/11 11:17:56 點擊數: 【字體:

  在施耐庵筆下,宋江是“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之首,替天行道,“兩贏童貫”“三敗高俅”。然而,真實的宋江是這樣嗎?

  一部《水滸傳》,讓以宋江為首的一百單八將,家喻戶曉。

  在宋朝上百次的農民起義中,宋江所領導的這一支無論是規模,還是對宋朝當局的打擊,都非常小。梁山水滸文化研究專家孔德雨研究了“水滸”文化多年。他也認為,宋江確實舉行過起義,導火索是宋朝當局設置了“西城括田所”,解決朝廷財政困難。

  所謂的“括田所”,就是宣布將整個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為“公有”,并且規定,百姓凡入湖捕魚、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課以重稅。

  梁山泊周圍的貧苦農民與漁民,交不起重稅,長期積壓的不滿終于爆發了。

  到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這支農民隊伍正式宣告起義,宋江就是其中一個農民首領。史學家的研究成果可以證實,宋江是山東鄆城縣水堡鄉宋家村人。

  根據史料記載,宋江領導的這次農民起義,規模只有“三十六人”。孔德雨認為,官方記載的“三十六人,可能也是三十六個農民頭領,還有其他追隨者”。不過,與同時期的方臘起義相比,規模要小得多。

  最初,這支農民軍的活動區域的確是在梁山泊。不過由于真實的梁山并不像《水滸傳》中描寫的那樣在水中央,而是在湖泊最北端的邊緣位置。湖面只要稍有萎縮,梁山山體便會脫離水面。如果梁山周圍沒有湖水作為屏障,便無險可守,作為根據地的條件也就隨之喪失。

  資料顯示,北宋宣和年初,梁山泊已經出現了萎縮現象,山寨屏障時有時無,難以抵抗官兵攻打,于是宋江不得不放棄梁山根據地。

  《宋史·侯蒙傳》就提到了宋江離開梁山后的活動:“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兵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在宋江的帶領下,“兩贏童貫”“三敗高俅”……在史學家看來,這對宋江的能力過于夸大。孔德雨曾統計過與宋江正面打過仗的宋朝官員,只有4個人,并不包含高俅。

  第一個是武功大夫折可存。折可存的墓志銘上記載,其在鎮壓了方臘反叛之后,奉命捕獲宋江。

  第二個是沂州知府蔣圓。根據記載,他在山東做知府時,正趕上宋江起義。蔣圓以重兵把守交通要道,宋江無法前進,便要求在此“借路通過”。蔣圓假裝答應,意在拖延時間,暗中派人秘密偵察,發現宋江的隊伍已經沒有糧食可吃,趁機發起猛攻,宋江大敗。

  第三個是王師心,當時的職位是海州沭陽縣尉,曾與宋江激戰。

  最后一個就是海州知州張叔夜。在元朝人編纂的《宋史》中記載,是張叔夜打敗了宋江。這時候,距離宋江舉起反旗只有兩年多的時間。

  宋江在《水滸傳》中給大家留下的印象就是,雖然反對官府,但不反“天子”,他起義最終也是為了“做官”。因此毛主席也曾評價宋江“是個投降派”。

  按正史記載,宋江投降后也的確被招安了,并成為征討方臘的馬前卒。

  不過到了明清之后,關于宋江是否攻打方臘有了爭議。尤其是到了現代,出土的《折可存墓志銘》中寫道:折可存是在征方臘勝利后才逮住宋江的。

  在海州城南有一座小山,像一只白虎蹲伏在那里,人們叫它白虎山。白虎山北有座墳墓,人稱“好漢塋”。海州人代代相傳:“宋江并沒有投降,他同其他35名梁山好漢,一起被張叔夜殺害了,埋在這座墳墓里。”當地還有一首詩:“白壁虎山陰,墳冢草木青。問是誰家墓?梁山好漢塋。”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北方新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