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凱撒穿中國絲綢長袍看戲 拿破侖用中國絲綢制鞋

2015/4/12 12:02:40 點擊數: 【字體:

凱撒穿中國絲綢長袍看戲 拿破侖用中國絲綢制鞋

  “跨越海洋——中國‘海上絲綢之路’九城市文化遺產精品聯展”,這兩天正在南京市博物館(朝天宮)進行展出,展覽將持續到6月26日。在展覽中,記者看到了一些其他城市的絲綢衣物制品。其實,說起絲綢,南京的云錦可謂一絕。作為中國最華美高貴的錦緞,云錦因美如天上的云霞而得名,被列為中國古代三大名錦之首。專家告訴記者,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云錦不僅影響了周邊國家的服飾文化,也成為東方燦爛文明的象征,是西方人眼中一朵絢麗、耀眼的藝術奇葩。

  江南時報記者 程嵐嵐/文 秦懷珠/攝

  影響

  日本西陣織與南京云錦淵源頗深

  據專家考證,海上絲綢之路形成于秦漢時期,發展于三國隋朝時期,繁榮于唐宋時期,轉變于明清時期。傳統意義上的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指從中國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寧波等港口出發前往南海和印度洋的貿易航線;二十世紀后半期,國際學術界也常常把中國到東北亞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和琉球群島的貿易航線,稱之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東線。

  曾多次走訪日本、韓國的原江寧織造博物館副館長,現就職于南京市明城墻垣史博物館的馬麟告訴記者,日本國寶級的傳統工藝品西陣織就與南京云錦有著不可磨滅的淵源。“西陣織的部分工序和一些織造技術手段與南京云錦是一樣的,因其出產于日本京都的西陣地區而得名。”

  據了解,公元5、6世紀左右,從大陸渡到日本的秦氏一族將養蠶繅絲的技術傳至日本。隨著唐宋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日本的工匠們開始鉆研從中國宋朝傳來的綾織技術。明代鄭和下西洋后,也把來自南京的云錦帶到了日本、韓國等周邊國家。驚嘆于南京云錦的美麗,日本工匠再次自主引進中國明朝的紡織技術,生產出優秀的綢緞,進一步推動了西陣織的發展。

  眾所周知,琉球國未被日本兼并前,曾經向中國的明、清兩代朝貢。自從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朝與琉球建立封貢關系以來,冊封新國王一直就是琉球國政治上的一件大事,而南京云錦亦往往被作為朝廷封賞的禮物,賞賜給琉球王。“早些年,江寧織造府就曾受日本邀請,幫忙復制當時琉球王的服裝。”馬麟說,“我們也在韓國博物館看到很多云錦服飾。”

  故事

  清代“吳家賬房”將云錦遠銷海外

  位于南京市門西釣魚臺83、85、87號和93巷1號的“吳家賬房”,又名德裕堂吳悅來緞號,原為清代中期經營綢緞出口貿易的吳氏所有,2012年成為南京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當年,隨著南京云錦在清朝的迅猛發展,清政府在南京設江寧織造府,主持官方云錦的生產。而吳家賬房,則是屬于民間機構,除了完成江寧織造的生產任務供給朝廷外,還可以自己做生意。

  據吳氏的后人介紹,清乾隆年間,“德裕堂吳悅來緞號”在南京開業,老百姓稱吳悅來緞號叫吳家賬房。賬房指的是經營緞子(云錦在清代叫緞子)買賣的貿易公司。其中,在緞子的生產與經營中,賬房作為經營方將原料發包給機工,機工將織好的緞子交由賬房算賬,繼而由賬房對外銷售。到了道光年間,吳斗垣成長為家族中的“掌門人”,把“德裕堂吳悅來緞號”的生意推向高峰。

  當時,吳斗垣常年跟隨父輩奔走在南京與廣州、廣州與南洋及歐洲大陸之間。1842年,因為《南京條約》的簽訂,清政府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個通商口岸,22歲的吳斗垣改變了之前南京到廣州從陸路請鏢局押送緞子的方式,改走水路,從南京下關轉船到上海,從上海通商口岸裝船到廣州,再由廣州口岸銷往南洋和歐洲,從而開辟了海上云錦之路。通過廣州知府申領堂名,吳家在廣州金陵會館開設了“德裕堂吳悅來海上貿易緞號”。

  遺憾

  云錦的海外貿易記錄史料極為稀少

  南京云錦起源于六朝,至今已有1590多年的歷史。雖然她歷史悠久、美名揚天下,但提到古代南京云錦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銷往海外的情況,著名的南京云錦掌舵人、原南京云錦研究所所長王寶林卻不無遺憾地表示:“有關這方面記載的資料實在是太少了。”

  王寶林告訴記者,他在任南京云錦研究所所長的時候,就有心發掘南京云錦在海外貿易方面的歷史以及對西方世界所產生的影響。“為此,我們還專門把它作為一個課題來研究。但遺憾的是,南京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最后一站,我們卻一直沒有查到詳細的記載。”這也成為王寶林的一件心事,始終念念不忘。“馬上,南京云錦研究所準備跟南京師范大學合作,辦研究生班,準備依靠這些學生的力量,再度挖掘古代南京云錦在海上絲綢之路中的情況,增加南京云錦的歷史厚度和文化厚度。”王寶林說。

  小鏈接>>>

  拿破侖的一雙鞋就是絲綢所制

  據有關專家介紹,絲綢面料在西方普遍使用有兩個高峰階段:一個是古希臘古羅馬時期,另一個是以文藝復興為中軸的歷史時期。

  在古希臘古羅馬時期,隨著東西方貿易的發展,羅馬逐漸成為中國絲綢外銷的最大市場,中國的絲綢在當時成為一種流行的時尚品,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皇室、貴族均以擁有絲綢服飾而自豪。凱撒大帝(中國西漢時期)曾穿著中國絲綢長袍去看戲,引起全場的欽羨,觀眾都在觀賞這件華美的長袍。經考證,當時凱撒穿的絲袍材料來自中國長安。據公元一世紀中葉羅馬史學家魯卡努斯記載,埃及艷后克莉奧佩特拉擁有的絲綢衣服就曾引起許多人的羨慕。

  而在以文藝復興為中軸的歷史時期。從14世紀文藝復興運動開始,中國絲綢先后傳入法、英、意等國,這一時期西方國家使用絲綢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實際上,當時除了一個重要的服裝配件——拉夫領不能用絲綢制作外,其他所有的服裝、飾品都用絲綢制作,皇室、貴族、富人幾乎對絲綢產生了一種癡迷的狀態,甚至鞋子都用絲綢來裝飾。這一點,由目前正在南京博物院展出的“飛越歐洲的雄鷹——拿破侖文物特展”為證。該展覽備受觀眾追捧,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其中一幅拿破侖油畫像中,拿破侖腳上穿的皇室的鞋子,就是由海藍色的絲綢所制,它服帖地包裹在拿破侖的腳上。一旁的觀眾開玩笑地說:“我還以為是拿破侖穿錯了皇后的鞋子呢,它實在是太精美了!”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江南時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