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甜咸粽子再打擂 唐玄宗開始粽子花樣百出

2015/6/19 14:49:32 點擊數: 【字體:

又到端午節,就在小伙伴們為即將到來的小長假摩拳擦掌時,一場沒有硝煙的“南北大戰”卻愈演愈烈,用“哈姆雷特體”來說就是“甜粽還是咸粽,That's a question(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粽界”武林大會發端何處

近日,網友“醬子才好”在微博上吐槽:“剛才去買粽子,老板,我要一個八寶粽子。老板說沒有。老板,我要一個蜜棗粽子,老板說還是沒有。那么老板你有啥?老板說:肥肉、瘦肉、肉蛋粽子……哎,有一個豆沙的也行呀!”

同樣苦惱的還有“潘顧葉媽”:“我們是南北組合的家庭,我是南方人喜歡吃咸粽子,老公是北方人喜歡吃甜粽子,每年端午節都是眾口難調。”

甜咸粽子之正宗口味之爭,似乎每到端午節前都有一場“血雨腥風”。其實,這場“粽界”武林大會是2012年6月在網絡上率先打響的。以北方為代表的甜粽派和以南方為代表的咸粽派各執一端,難分高下。

2013年,豆沙粽借著“神舟十號”一飛升天,甜粽著實揚眉吐氣了一陣。但沒想到,在今年的網絡平臺投票中,咸粽居然開始逆襲。在騰訊QQ興趣部落“端午節南北粽子味道大PK”的投票中,南方粽子以3萬多票大勝北方粽子的2萬多票;而在“手機淘寶”官微舉辦的“咸甜之戰”中,咸粽子也以57%的網友支持率一舉擊敗甜粽子的26%。

門派之爭那叫一個鬧

甜咸只是“粽界”的南北兩大家族,殊不知,在家族內部,門派之爭也是此起彼伏。比如北方甜粽子的口味包括了紅棗粽、赤豆粽、蜜餞粽、豆沙粽、瓜仁粽、八寶粽等數個種類;南方咸粽子的“內涵”也各不相同,有豬肉粽、火腿粽、蛋黃粽、香腸粽、蝦仁粽、肉丁粽等。

不同地區的粽子口味也大不相同。網友“良品鋪子”總結道:比如北方家族里的青島粽子,以海帶為餡,吃起來有一種大海的味道;河北則多為蜜棗粽。同屬南方家族的嘉興粽是肥瘦合宜的蛋黃肉粽,讓人練成嚼肉小能手;廣東的“裹蒸粽”,用當地特有的冬葉、水草裹成,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咸陽姥姥做的“錢幣粽”,吃到就會走“狗屎運”。

此外,粽子不僅僅有咸甜兩味,嗜辣如命的四川人還發明了辣粽子:糯米里拌臘肉,加上辣椒,煮出來的粽子香辣可口。不知網友們會不會更視辣粽子為異端?

粽子到底是從何時開始花樣百出的?有人經過一番考證,把“頭號功臣”頒給了唐玄宗李隆基。據說李隆基在吃了一種“九子粽”后,龍顏大喜,贊不絕口,欣然賦詩道:“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九子粽”是九只粽子連成一串,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此后,粽子開始出現更多品種。

粽子本無派,紛爭何太急

其實不只粽子,南北方在飲食文化上的差異可謂天壤之別。究其原因,首先是地理條件、氣候差異和農業布局的不同。如北人重麥,南人重稻,還有東淡西濃南甜北咸的地域口味嗜好,以及春酸夏苦秋辛冬咸的季節調味規律,均與就地取食、因時制菜的生存習慣相一致。其次,不同的人文歷史、民族習慣也在造就南北方文化差異的同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飲食風俗。

有趣的是,一貫嗜甜的南方人在粽子口味上卻一反常態,旗幟鮮明地支持咸粽子,而喜咸的北方人也180度大轉彎,投向了甜粽子的懷抱。其原因或許是因為粽子是節慶時節才吃的特殊食物,既然是嘗鮮,自然區別于尋常口味才好。

至于為什么甜咸之爭在網上如此火爆,有人覺得還在于這個話題太平民化了,幾乎每個人都有談資,再加上能勾起網友們對童年、家鄉的回憶,所以小伙伴們都跑來湊熱鬧。

粽子本無派,咸甜自取之。聽聽吃貨們怎么說:“作為一枚吃貨,就要什么都能吃,什么都能嘗。只要自己吃得開心,口味正不正宗又有什么關系呢?”看來,吃貨的肚里能撐船啊。

不過,還要給吃貨們提個醒:肚子再大,也得小心吃撐。粽子不能吃太多,對于雞蛋大小的粽子,一餐兩三個即可;對于加了油脂、肉和蛋黃等配料的粽子,要趁熱吃;消化能力差的人吃多了油膩的咸粽子,可能感覺不舒服,最好選擇北方的小棗粽。

盤點

吃貨們的舌尖大戰

事實上,吃貨們的飲食大戰從未間斷,時不時就會拋出一個重磅炸彈,刷新對方的“三觀”。

NO.1湯圓也能分甜咸?爭議指數:☆☆☆☆

北方湯圓餡料以黑芝麻、豆沙、山楂等甜口為主,南方湯圓則葷素通吃,香干筍餡、蘿卜絲餡、香菇肉餡,還有網友曬出韭菜肉餡湯圓,被戲稱為“萬千重口集于一身”。對于如此重口味的湯圓,北方妹子表示不習慣:不小心吃了一口咸湯圓,感覺整個世界都崩塌了。南方的網友則表示不服,用一段“陳歐體”為咸湯圓代言:你有你黑芝麻的小清新,我有我梅菜燒肉的絕妙搭配;你嘲笑我逆天而行重口味,我可憐你舌尖乏味,總是跟隨。哪怕被吐槽,也要在這里發“微”,我是咸湯圓,我為自己“帶鹽”。

NO.2豆腐腦加糖你造嗎?爭議指數:☆☆☆

吃豆腐腦要加什么料,最能看出南北差異了。網友“Crz_H”發微博吐槽:“剛到四川音樂學院讀大一那年,我去食堂點了一份豆腐腦,看完手機一抬頭,只見一碗加了醬油、醋、蔥花、辣椒的豆腐腦擺在我面前……這到底是什么鬼!豆腐腦明明是只放糖的好嗎!”網友“金希臉”則一臉不屑:“豆腐腦放糖到底是誰發明的喪心病狂的吃法!”

NO.3你家番茄炒蛋放糖嗎?爭議指數:☆☆

此爭議源自一網友抱怨自己的男朋友做西紅柿炒雞蛋竟然放糖,而且“祖孫三代都放糖”,真是“毀三觀”。沒想到此話一出,竟引來爭議。網友“blast_stone”還解釋道:“放糖可以中和西紅柿的酸度哦。”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北京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