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殷浩兩次北伐失敗后被貶 成語"咄咄怪事"與之有關

2015/9/10 10:30:24 點擊數: 【字體:

  殷浩北伐,至今都搞不清楚他手下有沒有名將,即使有,也一直在當“替補”,在場下坐冷板凳。他這個“教練”最信任的是一個“外援”,就是逃到南方來的姚襄。

  殷浩把他和謝尚組成了雙前鋒,或者任單前鋒,希望能攻城拔寨,一腳洞穿北方的大門。但姚襄這樣的梟雄,豈能是手搖羽扇的文士能駕馭的?

  殷浩從馬上掉了下來

  姚襄在北方走投無路,他的“老東家”后趙被前燕吞并了,西邊的前秦是他的仇人。他一路南逃,在壽春見到了豫州刺史謝尚。

  謝尚45歲,比22歲的姚襄整整高出一輩。然而看到這個小伙子風姿瀟灑、舉止有度,謝尚一見如故。在他心中,以為北方人都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粗人,沒想到也有大名士,兩人相見恨晚。

  殷浩聽說后大喜,他一直在山清水秀的江南指點江山,實際對北方是兩眼一抹黑,姚襄可是上天送給他的“向導”啊,況且又是同道中人。

  352年,殷浩在沒有經歷過任何“熱身賽”的情況下,直接舉行了一場正式比賽。對手是許昌的張遇。

  張遇是石虎手下的將領,后趙滅亡后,他做了割據一方的軍閥,也想找東晉做靠山。哪知道謝尚看不起這種不讀書的赳赳武夫。張遇一氣之下,“跳槽”到了前秦。對這種反復無常的人小,殷浩決定先拿他開刀,殺雞儆猴。

  謝尚、姚襄任前鋒直奔許昌殺去,殷浩率軍向壽春進發,作為“中場”指揮。當天,他威風凜凜,舉起旗幟宣布:“出發”,突然馬受驚,他身子一歪,摔到了地上。將士們大驚失色,兆頭不好啊。

  他灰頭土臉地爬起來,騎上馬繼續前進。

  前秦得知張遇被攻,迅速派出兩萬人營救。雙方在穎水上的誡橋(今河南許昌市東南)大戰,東晉軍與“強隊”交流的機會太少了,謝尚只是清談高手,與天天在實戰中跌打滾爬的北方人剛交手,就呈“一邊倒”趨勢,被斬殺1.5萬人,前鋒部隊幾乎全軍覆沒。

  謝尚和姚襄帶著少數隨從倉促逃回歷陽(今安徽和縣),才喘了一口氣。

  謝尚和姚襄灑淚而別,說:豫州的事都托付給你了。

  隨后自己回建康請罪,由于皇太后諸蒜子是他的外甥女,朝廷網開一面,他沒有受到實質性的處罰。

  第一次北伐就這樣失敗了。

  殷浩的間諜戰失敗

  第二年,殷浩決定再次出征。目標是先進攻洛陽,再攻長安。

  在中間一年多的時間里,他也做了充足的準備。一是繼續屯田,二是搞策反。上次他對前秦這個援軍恨得要死,決定在長安這個“心臟”上狠狠地捅上一刀。

  他派幾批間諜先后潛入長安,和前秦的大司馬雷弱兒、左仆射梁安取得聯系,雙方暗中達成協議:兩人叛變苻健;殷浩攻取長安后,兩人做關中最高領導人。

  殷浩確定有了內應,再次派姚襄北進。以為萬無一失,哪知道這兩招統統是敗招。雷弱兒、梁安騙了他,他們請殷浩出兵接應,實際是引誘東晉軍北上。

  而姚襄胸懷大志,“跳槽”到東晉只是暫時落腳。當他看到東晉軍隊的羸弱后,對這個新東家已沒有了信心,決定自立門戶。

  殷浩派姚襄做前鋒,進攻洛陽。姚襄兵剛出發不久,殷浩就接到姚襄傳來消息:他的部隊遇到敵人,已經潰散,希望大軍北上接應。

  殷浩命令軍隊全速前進,到了山桑(安徽亳州市蒙城縣北)附近時,突然伏兵四起。殷浩軍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哪里冒出來的。慌不擇路,暈頭轉向,大敗而歸,東晉軍被斬殺1萬多人。

  原來姚襄騙他北上,成功偷襲。接著派兵挺進到壽春。殷浩回過神來,命令部隊反擊,但他實在不是將才,器械軍糧全部被姚襄搶走,士卒死傷、叛變者不計其數。

  第二次北伐就這樣失敗了。

  殷浩回信桓溫出現失誤

  司馬昱本來不想動殷浩,但旁邊有一個人在等著看笑話。

  桓溫上奏朝廷,把殷浩說得一無是處。朝廷理虧,沒有辦法,只好把殷浩廢為平民,流放到東陽郡信安縣(今浙江衢州市內)。

  殷浩年輕的時候和桓溫齊名,但兩個人相互不服氣,桓溫問他:你和我相比,誰更出色?

  殷浩答:我寧愿做我自己。

  桓溫卻看不起他,對人說:小的時候,我和殷浩共騎竹馬(當馬騎的竹竿),我把竹馬扔掉走了,殷浩上前揀起來,所以殷浩不如我。

  但殷浩沒有說過半句怨言,神情坦然,一切聽天由命。依舊談道詠詩,家里的人都覺得他一切正常。

  但是他內心非常痛苦,有次送別外甥韓伯時隨口念了兩句前人詩:“富貴他人合,貧賤親戚離”。不自覺就抽泣哽咽,潸然淚下。

  他經常用手在空中寫字,引得很多人觀看。寫得多了,別人發現原來寫的是“咄咄怪事”四個大字。

  這就是成語“咄咄怪事”的來歷,意思是令人詫異的怪事。“咄咄”是表示吃驚的感嘆詞。

  宋代詞人辛棄疾有一首詞《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里面有“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流。”

  “休休”是指司空圖隱居山中,寫過一篇《休休亭記》。這句話意思是:與其像殷浩在空中書寫“咄咄怪事”發泄怨氣,不如像司空圖在山林中過安閑的生活,一座山丘,一條谷壑,都風流瀟灑,格外有情趣。

  就在殷浩五味雜陳、心懷怨恨時,接到了一封信,是桓溫寫來的。信中桓溫回憶了兩人過去的友誼,打算讓他擔任尚書令。

  殷浩大喜,立即回信。

  寫好信,封好后,又擔心信中是不是寫錯了,拆開來重新檢查。然后再放到信封中,剛要送出去,還是擔心有不妥,再拆開來看,就這樣,他把這封信拆拆封封了十多次。

  最后終于覺得完美無缺,派人把信送走。待人走遠后,他松了一口氣,然而等他返回家中,才發現寫的信還在桌子上,派人送走的只是一個空信封,他后悔莫及,幾欲暈死。

  桓溫本來不愿把事情做絕,想讓他重新出山。但看到居然是一張信封,大失所望。從此兩人絕交。殷浩再也沒得到重用,兩年后,殷浩憂郁病死,終年54歲。

  就在殷浩北伐屢戰屢敗、損兵折將的時候,在江南,卻有一次高雅的聚會在上演,流芳千古。

  揚子晚報記者 楊民仆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揚子晚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