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媒報道,據日本總務省的調查獲悉,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產”(位于日本京都、滋賀)等6處文化遺產中發生15起國寶級寺院神社被刻字等蓄意破壞事件。
此外,調查還發現在未經批準情況下設立破壞景觀的自動售貨機以及參拜道上存在落石隱患等情況。總務省向文部科學省等建議掌握實際情況以妥善開展保存與管理工作,并呼吁所有者加以注意。
據報道,日本總務省于2014年至2015年對除去年申遺成功的“明治日本的產業革命遺產”以外的國內其余14處世界文化遺產展開實地調查,徹查了總計約120處構成資產中的約80處。
在“古都京都”遺產中發現國寶級寺院神社的門上被刻字。“平泉”(位于巖手)遺產中特別史跡建筑的墻面上有涂鴉痕跡。在15起遺產破壞情況中,除由所有者報告的1起外,此前文化廳并未掌握受害情況。
“富士山”(位于山梨、靜岡)遺產周邊區域內破壞景觀的紅色廣告牌、“古都京都”寺院神社內色彩不協調的自動售貨機的安裝均未獲得地方政府的批準。
據悉,日本總務省已公布遭破壞文化遺產名單,但并未給出具體的寺院、神社及建筑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