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 聯合國安理會3月24日一致通過第2347號決議,呼吁防止文化遺產在沖突中遭破壞搶掠,譴責恐怖組織等破壞、搶掠、走私文化遺產。
安理會當天就防止恐怖組織及在武裝沖突中破壞和走私文化遺產問題舉行公開會議并通過決議。決議說,安理會譴責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基地”組織及相關個人和團體大規模非法挖掘、搶掠文化遺產,申明非法襲擊宗教、教育、藝術、科學、慈善專用場所及建筑物或歷史古跡可構成戰爭罪,必須將制造此類襲擊者繩之以法。
決議促請各國采取措施,防止和打擊走私、販運源自武裝沖突地區特別是來自恐怖組織的文物,尤其是1990年8月6日以來從伊拉克以及2011年3月15日以來從敘利亞非法運出的文物。
決議鼓勵各國采取預防措施在發生武裝沖突時保護本國文化財產,并為防止和打擊非法販運文化遺產提出一系列具體建議。決議還鼓勵各國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關方案加強雙邊及區域合作。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在決議通過后說,國際社會應加大對沖突地區國家的支持,切斷恐怖組織走私、販運文化遺產渠道,共同保護文化遺產免遭戰火侵襲。他表示,沖突地區國家應加大對保護本國文化遺產的重視,制定相關安全政策,建立早期預警機制,加入相關國際合作框架,不斷增強武裝沖突中保護文化遺產能力建設。國際社會應在尊重沖突地區國家主權前提下,提供建設性支持,充分尊重文化遺產的所有權。
劉結一說,恐怖主義已成為沖突地區文化遺產面臨的最主要威脅。安理會此次通過的決議為防止恐怖組織破壞并利用走私、販運文化遺產融資提供了合作框架。各國應切實執行決議,充分發揮安理會相關機制作用,構建打擊恐怖組織破壞和走私文化遺產的信息網絡,堅決打擊恐怖組織破壞、走私和販運文化遺產行為。
劉結一呼吁各國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加強合作,就防止沖突方和恐怖組織破壞、走私和販運文化遺產交流信息,促進執法合作。他說,聯合國及其安理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等專門機構應發揮各自專業優勢,根據分工加強協調,形成保護沖突地區文化遺產的國際合力。他表示,中國一直積極支持并參加瀕危文化遺產的國際保護合作,愿繼續同國際社會一道,為防止武裝沖突方與恐怖組織破壞和販運文化遺產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