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際 >> 瀏覽文章

專家:西北美洲人面巖畫從中國傳播過去

2015/1/14 9:21:25 點擊數: 【字體:

  沿著北美洲西北海岸近5000公里分布的人面巖畫,從何而來?直至上世紀90年代,美國、加拿大學術界主流觀點仍是:人面巖畫由南往北傳播。他們不能想象寒冷如阿拉斯加地區,會出現一種具有強大活力的文化因子,頑強地沿海岸“漫步”到遙遠南方。巖畫研究學者宋耀良經過考察提出,西北美洲人面巖畫是從中國傳播過去的。環北太平洋地區人面巖畫在宗教、藝術內涵上具有同一性。

  上海人民出版社即將再版宋耀良專著《中國史前神格人面巖畫》《中國巖畫考察》,書中500余幅配圖再現史前人面巖畫實存狀況,大都由作者實地跋涉拍攝,屬首次發表。日前,原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加拿大溫哥華文化更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宋耀良做客海上博雅講壇,講述人面巖畫分布之謎。

  雖相隔甚遠,符式卻高度統一

  巖畫本身就是藝術化、物化的人類早年遺存,傾訴著遠古初民的心曲鐘情。有趣的是,5000多年前,中國各地人面巖畫相隔甚遠,卻表現出高度嚴格規范的統一性--通常它們刻在無法移動的巖石上;出現在有水源的開闊地附近;小圓凹、同心圓及太陽圖案最為常見。

  考察足跡曾遍歷11個省份的崇山峻嶺與沙漠戈壁,行程達4萬公里,宋耀良發現,國內人面巖畫雖分布多地,但它以連續線性方式自成獨立系統,與動物巖畫清晰區分不混淆。他指出,人面巖畫在國內衍生出3條大分布帶。其中,東分布帶沿太平洋海岸線延伸,從內蒙古赤峰地區到福建閩南和臺灣萬山;北分布帶從赤峰始,沿內蒙古高原和東亞平原交界處向西分布,幾近到達新疆;中分布帶從內蒙古臨河一帶,溯黃河南下,到寧夏中部賀蘭山南端止。

  鑿刻在深山幽谷或懸崖洞穴的人面巖畫,在很多方面構成中國上古文明的源頭。如殷商青銅器上的饕餮紋,與巖畫中的無輪廓人面有明顯承繼關系。《山海經》中的很多記載,能在人面巖畫遺址中得到印證。巖畫中體現出的天人合一、祖先崇拜等觀念,與中華民族上古文化哲學相一致,甚至不少圖形成為與巫術和祭祀有關漢字的祖形。

  求證人面巖畫自東北亞傳向美洲

  一次偶然的機會,宋耀良獲知西伯利亞和美洲西海岸也有大量巖畫,于是投入環北太平洋史前人面巖畫的比較研究。結合考古發掘,他認為,最早可能在距今4000年左右,兩大洲之間還有一次相當規模的遷移,東亞人類途經阿留申群島抵達美洲。

  論據之一便是阿留申群島上發現了刻在石頭上的人面巖畫,這些圖像的表現方式和東亞、美洲的人面巖畫很相似。此外,以北美科迪亞克人面巖畫嘴角下鑿兩個點為例,這在東北亞黑龍江下游遺址的人面巖畫中十分常見。尤其是兩個圓凹鑿在兩邊臉頰中間,尤為典型。不少龍山文化的玉器上也銘有此圖。

  宋耀良在太平洋嘎伯留日小島上,找到埋在半米厚草皮底下的大片巖畫區,情形壯觀,其中人面巖畫與中國賀蘭山巖畫高度相似。在臨近的島嶼發現的巖畫圖,獸口中含有人面,而南美瑪雅文化中獸口含人首的石雕很多,此類圖形與中國殷商時期青銅器中的主題紋飾“虎噬人首”相近,這些巧合不由得讓人浮想聯翩。 ■本報記者 許旸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文匯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