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唐宋也經歷過從“封閉式小區”到“開放式街區”的過渡嗎?

2016/3/1 10:25:33 點擊數: 【字體:

    儒學的第二次復興對中國城市的結構自然產生了明顯的影響,自漢以來已經慢慢演化出來的中國城市特色因而在唐朝整整一代得以鞏固:

    城市空間的布局體現了秩序、等級和統一性等禮樂原則;

    由城市主干道形成的南北中軸線貫通全城,體現執中和規律性的禮樂原則;

    宮殿(大朝和皇寢)形成一個專區,與城市其他地區分隔,并位于全城北部的中央,顯示皇權的至高無上;

    由于宮城位于北部,市被移至南部的住宅區內,使傳統的面朝后市被倒過來;

    宗廟和社壇兩個重要的儒家禮樂建筑仍按傳統,即左祖右社,在皇城內分布;這個新位置使有關禮樂活動成為公眾可見的活動。

    上述的布局使宮城和市民的距離拉遠。不過遵從周至漢代的抑商傳統,市民更受坊里制約束。城市的商貿活動亦由官方嚴格控制,并只準在市肆內進行,而市肆亦只許人口過3000戶的州縣治開設。商貿和手工業的蓬勃使同一類商品在市肆中某一區集中,同時同類商販也結集成行會。晚唐時,在一些大城市中,夜市也出現了。自隋(582年)至唐末(904年),長安成為統一中國的首都達322年。它的衰落來得并不偶然。公元736年時它被吐蕃洗劫;公元883年被黃巢叛軍攻破并嚴重地破壞;最后唐叛將朱溫在公元904年時將全城居民逼遷洛陽。自此,長安從未恢復統一中國的首都這一地位。

    長安城的路網也按照等級規律地安排。作為中軸線的御道最寬,為150米。其他干道都是南北或東西走向,形成棋盤狀,路寬按其等級為40米~70米不等。

    外城或廓城從三面圍繞皇城,本身亦有城墻。漢代都城僅宮城和皇城有墻,大部分市民住在城墻之外。城內設109坊,分別是方或長方形,有坊墻分隔的居住小區。傍晚時擊街鼓八百后便關坊門,五更二點時再鼓而開坊門,依漢制形成一個規整的城市居住管理系統。兩大市肆——東市和西市也設在外城,各占兩坊,即約1平方公里大小。市內設市局及平準局管理,半天交易,從日中至日落。市內有四條南北或東西走向的街道將坊分成九區,區內四面店鋪臨街。兩市共有220行。此外,一些店鋪及工場亦散落于臨市的各坊。西市是外商,主要是印度(天竺)和波斯(大食)商人交易的地方,因此其鄰近坊里多酒樓及胡女。

    在這個當年世界最大的城市(面積87平方公里)中,城墻內人口達100萬人,另在城外郊區還居住了約100萬人。它成為當時最大的按預先規劃而建成的城市,以及最大的有城墻的城市。此外,長安與稍后的歐洲中世紀城市相比,更是一個自由和開放的城市,各種民族、文化、宗教和商品在此受到包容和禮待。盡管如此,長安的里坊制顯示了它仍是個管理嚴格的城市。宋太祖即位第六年(1063年)正式在京城弛夜禁,準許開夜市:“詔開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已來,不得禁止。”在中國城市發展史上,這是個劃時代的巨變,意味著傳統的市場管理模式的消除。

    至北宋中期,封閉型的坊市制度已全面崩潰。商業的經營方式和城市的空間格局向開放型轉變,形成許多繁華熱鬧的商業街與娛樂行業,令商人、小販、賣藝者及他們的客人——城市居民成為城市的最重要部分。

    對兩宋的城市和城市文明的演變,我們可以簡括為如下幾點:

    居住里坊的瓦解,代之以開放式的街巷;

    對居民的嚴格時空管制轉變為市民在生活和活動上的自由;

    嚴格管理的封閉式市肆,變為24小時營業的、開放式的商業街和小區;

    居住和商貿、服務活動采取線狀式,沿主街、河道和交通交叉點分布;

    重視對城市路旁與沿河地帶種植花樹等綠化措施,并且成為規劃和建設城市的基本原則之一。

    然而,在城市的空間格局上,宮城仍是首都的中心。在各下級城市中,官署仍占有核心位置。開封是北宋首都,亦稱“東京”,或“汴京”(960年~1126年)。唐代時它被稱為“汴州”,城墻于781年建成。它位于大運河與黃河的交匯處,是自隋唐以來南中國漕糧支援京師大興和長安的戰略要地。918年后,它成為五代的首都。后周將它擴充,建設了第二重城墻。第二重城新包括的土地面積,比舊城或內城大三倍。

    全城道路以宮城為核心,棋盤式地向外延伸。南門外的御道為主軸,寬300米,亦成為主要商業街。其他道路多是15米~20米,比唐代窄。全城有六大娛樂區——瓦子,分布在內城和廓城不同地段。商店和酒家、食肆遍布全城(除宮城外),以沿汴河和主干道最為集中。這些瓦子和商業街成為開封一大特色,也是中國國都和城市文明自北宋以來才有的新元素。

    坊制自從被破壞后,以往的坊墻變為開放式的街道,不少住宅和商鋪開向臨街,同時多層式樓宇也出現了。樓宇高度和密度增加,并混合了工、商、住等三種功能,使得自后周起的城市滅火組織發展得更為完備。

    取消舊坊制后,內城被分為十個城區,即廂,共轄121個分區(坊)。廓城分為四廂十五坊。在1021年時,宮城共住了35550戶,皇城62200戶,而廓城10萬戶。加上約40萬人的軍隊和官員,全城人口約100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如前述,自后周起,開封采取了城市綠化政策,在運河和干道旁遍植楊柳和花樹。北宋晚期,在宮城外東側更加建了皇家園林,即600米乘500米大的“艮岳”,其內遍布從太湖等南中國運來的奇石和花木。

    艮岳建設的奢侈和豪華雖開創了中國城市園林特色,但亦是導致北宋滅亡的原因之一:醉生夢死的城市生活。(摘自《新京報》)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鶴壁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