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以文化人 以文化城

2016/3/9 15:17:05 點擊數: 【字體:


    興城先興人,江蘇揚州將歷史淵源、城市精神、歷史文化與現代發展濃縮成一條主線——以文化人 以文化城

以文化人 以文化城

 

揚州市民正在參觀《四庫全書》。揚州日報供圖

 
    春節期間,作為揚州明清古城內歷史文化風貌保存最完整的核心區域,全長1122米的全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東關街,商鋪林立,熱鬧非凡。

    在寸土寸金、一鋪難求的盛況下,去年年底,揚州決定在該街區街南書屋內專門辟出一塊場館,成立24小時城市書房。春節期間,東關街日均接待游客量8萬人次,和門外的喧囂形成強烈反差,寧靜溫馨的書香營造出濃濃文化意韻,無數游客走進城市書房,心境隨之慢下來、靜下來。城市書房建設,正是揚州突出以文立市、傾力打造城市文化的一個縮影。從去年9月至今年1月,三家24小時城市書房布點城市東、中、西部人群密集處。

    揚州市委書記謝正義說:“人,是社會發展的核心要素;人的素質,是成功變革的核心動力。”這一理念催生事關揚州未來發展的重大決策:興城先興人,將揚州的歷史淵源、城市精神、歷史文化與現代發展濃縮成一條主線——以文化人、以文化城,人以文名、城以人興;讓游客們真切感受到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城市特質的同時,津津回味,樂于傳播。

    興城先興人,人以文名,城以人興

    朱自清是現代揚州學者的代表人物。2015年4月23日,揚州舉辦首屆“朱自清讀書節”,10大類144項活動貫穿全年,規模創歷史之最。

    “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謝正義說,讀書使人明理,讀書使人寧靜,讀書使人豁達,讀書還使我們工作自如、生活自在、精神自由。“人以文名,城以人興。興城先興人、興人靠讀書。有什么樣的城市閱讀,就有什么樣的城市未來。”

    2015年,揚州興建了八大文化廣場,廣場建成開放后,每天大量市民在這里健身、休閑,自發舉行各類文化活動。這些文化廣場的建成,為揚州文化博覽城增添了新亮點,截至去年年底,市區建成文博場館達120處。各類博物館、紀念館、名人故居、文化廣場星羅棋布,市民出門僅幾百米即可就近參觀游覽,感受濃厚的文化氛圍。

    文化巨獻《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叢書,歷史上,揚州文匯閣曾存全書一套。2014年4月,由揚州國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歷時十余年承制的首套原大原色原樣《四庫全書》(文津閣本),被存放在天寧寺萬佛樓《四庫全書》陳列館供市民游客參觀、閱覽。128個楠木書架上,3.6萬余冊線裝《四庫全書》整齊排放,蔚為壯觀。

    “無障礙、零門檻、純公益、全天候”是揚州市文化館對社會的承諾,每月不低于20項的各類活動,引得市民紛至沓來,年接待市民80萬人次以上。去年10月30日,揚州市文化館以專家投票數第一榮獲“全國十佳優秀文化館”之首。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主任李國新說,揚州市民熱衷到文化館活動,既是揚州公共文化設施實現公共服務優先的生動寫照,也展現了揚州市民被城市文化滋養而樹立的精神追求。

    保護和利用,文化建設頻出“大手筆”

    “十二五”期間,揚州對優秀傳統文化不遺余力地進行保護和利用,一個個文化建設“大手筆”使得以文化人、以文化城的成效凸顯。

    大運河是揚州的母親河,作為中國大運河的發源地,2014年6月,由揚州牽頭,歷經8年的大運河聯合申遺成功,大運河成為世界遺產,揚州境內6段河道、10個遺產點列入其中,是大運河全線遺產點列入最多的城市。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活化石”。“十二五”期間,揚州有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3項,國家級19項,省級46項,位居全省第二。去年7月,由揚州市委市政府編纂,堪稱揚州歷史文化百科全書的《揚州文庫》(101冊)正式發行。這項文化工程,不僅續寫了揚州的文化復興夢想,更向世界展示了當代揚州人傳承、弘揚、發展優秀民族文化,締造全新產業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十二五”期間,全市文物保護長效機制不斷建立,市政府連續出臺《揚州市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揚州市大運河遺產保護辦法》等多個規范性文件,地下文物埋藏區內或地下文物埋藏區外5萬平方米以上的建設項目實施考古前置制度。2013年,隋煬帝墓考古發掘成果被國家文物局、中國考古學會評為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