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政協委員建議為歷史建筑“立法”

2018/1/30 16:25:40 點擊數: 【字體:

  十八梯、湖廣會館、東水門……這些都是重慶歷史文化的展示窗口。如何讓歷史建筑得到全面保護和有機更新,是正在召開的重慶市“兩會”上政協委員們關注的話題,他們建議,從法規體系上為歷史建筑提供保障。
 
  位于西南一隅的山水之城重慶地域環境獨特,歷史遺存類型豐富。“重慶擁有18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74個中國傳統村落、5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8處優秀歷史建筑、7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39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積淀深厚。”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教授周鐵軍26日表示,“在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上,重慶處于一個相對滯后位置,2015年才由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復執行《重慶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以及《重慶市主城區傳統風貌保護與利用規劃》。這種滯后可能會導致文化遺產、文化風貌在接受科學保護之前就已受到損毀。”
 
  周鐵軍認為,“具有傳統意義的老地名逐漸消失后,將很難勾起人們對地名背后蘊含的文化和歷史的興趣。”基于此,他建議應盡快為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立法,并建立專業遺產保護人才團隊,統籌考慮保護與建設的關系,保證歷史記憶、保存城鎮歷史的連續性。
 
  “建設歷史文化名城離不開文物古跡、文化遺產作支撐。”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市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副主席劉文明介紹,“重慶南川區部分文物由于資金等原因,沒得到維修和有效保護,使部分文物日趨損毀。我們應加大對文物保護修繕搶救力度,設立文物保護專項經費,分期分批對文物進行搶救和修繕。”
 
  歷史建筑的再生問題也引起政協委員的關注。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市江北區政協副主席蘭廷春認為,重慶有28個傳統風貌街區大多位于城市核心區,原來的路網規劃與控規用地性質均已不能滿足目前傳統風貌街區的改造和運營,這將極大限制該傳統風貌街區發展。
 
  蘭廷春說,傳統風貌街區的保護修繕利用工作相較于商業開發更為復雜與困難,僅憑市場化主體或者平臺公司推動往往捉襟見肘。
 
  歷史建筑怎樣才能煥發新活力?蘭廷春建言,重慶應結合全國其他城市歷史文化保護先進經驗,盡快制定出臺傳統風貌街區有關土地出讓、規劃建設管理、消防設計、歷史建筑使用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和實施細則,讓古代文化和現代商業充分結合,在保留歷史痕跡的同時,也增加商業圈的人氣,成為新的旅游增長點。此外,目前全國各地均對文創項目落地運營制定相應扶持政策,上海更是制定“文創50條”以加速文化產業的推動,重慶也可在此方面加大力度。
 
  蘭廷春告訴記者,傳統街區規劃應以保護性改造取代以前的重建,提取原有建筑符號,加上文化創意,在修復后展現出山城風貌特色,而不能本末倒置,破壞傳統的文化肌理。作者:蔣青琳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新網重慶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