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君彥
如何保護老地名,讓更多老地名留住鄉愁?我省又有新動作:大河報記者昨日獲悉,省民政廳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下發《關于加強老地名保護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過從嚴把控老地名更名關口等“緊箍咒”,讓老地名保護工作再添“防護層”。
現在使用的老地名都要進行保護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將老地名的界限放寬,對現在使用的老地名都要進行保護。”如何保護老地名?該負責人表示,首先要讓人們充分意識到保護老地名的重要性,認真盤存保護老地名資源。
老地名承載著民情風俗、歷史掌故和地域特色等文化內涵,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和文化價值。《通知》要求,各級地名管理部門要結合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對區域內存量地名進行調查和評估,搞清歷史地名、現代地名、消失地名、注銷地名的數量及地名沿革、空間分布、文化特點等情況。對區域內的存量地名,要按照相關要求制定地名文化遺產名錄,實施分級分類保護。對重要地名文化遺產,要實行掛牌立碑標示制度。對消失地名、注銷地名,要建立專有數據庫,儲備地名命名更名詞源。
按照《通知》要求,各級地名管理部門在進行城區地名規劃和地名命名更名工作時,要充分利用存量地名資源,注意發掘弘揚老地名。對體現人文歷史風貌和地理特征的具有文化遺產價值的老街巷地名,能保留的要給予保留,不能保留的要盡量通過其他形式變通保留。選取地名時,規模上要保大舍小,知名度上要保高舍低,遺存年代上要保久舍近,文化品位上要保雅舍俗。對已經注銷或消失的富有文化底蘊、內涵豐富的老地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重新啟用或派生、移植使用。
當務之急是要嚴把更名關口
“要想更好保護老地名,當務之急是要嚴把更名關口。”該負責人表示,《通知》指出,各級地名管理部門要建立健全專家論證、群眾意見征詢、社會聽證等規章制度,從嚴控制老地名的更名與注銷。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解析如何嚴把更名關口
對列入重要地名文化遺產名錄的老地名,不得隨意更改與注銷;
對具有一般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的老地名,原則上不予輕易更改;
對確需調整更名的老地名,必須經過專家論證,并征求有關方面和當地群眾意見,必要時可以舉行社會聽證,多數群眾或社會聽證不同意更改的地名不予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