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陜西寶雞市: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有效融合

2013/10/9 11:52:45 點擊數: 【字體:

 

    主要創建成果

    ●示范區創建期間,寶雞市各級財政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投入12億元,同時,公共財政對公益文化的投入比例逐年提高,2010年至2012年,市級財政對文化建設的投入分別較上年增長33.3%、39.2%、39.9%,均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

    ●大力實施周秦文化示范區建設,投資近4億元建成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和石鼓山公園,投入2.6億元建成周禮文化主題公園,投資1.4億元建成東嶺文化廊橋,投資1500萬元建成寶雞民俗博物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

    ●多方籌措資金,實施縣、鎮、村文化館站室建設改造。投資8000多萬元,實施了3個縣區“三館”新建、5個縣區圖書館和文化館的改擴建及4個縣區“三館”的改造提升;投資7000萬元,在市區新建影劇院3座;投資6163萬元,新建了6個重點鎮的綜合文體中心,改造提升了114個鎮(街道)文化站。結合基層陣地建設,落實了社區和村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的活動用房。此外,市區建成各類文化公園、廣場121個,縣、鎮、村建成文化廣場1868個。

    ●積極實施文化惠民項目,堅持品牌帶動服務。2012年,市級文藝團體舉辦文化惠民公益演出125場,全市共舉辦各類公益演出1500余場,各級文藝團體演出近萬場。“寶雞激情廣場”經過10年的發展,現已形成1個演出總團和69個遍布城鄉的大家唱、舞蹈隊、秧歌隊、鑼鼓隊等分團,骨干成員達7000余人,成為全國知名的公益性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創建活動啟動后,還在市區推出了“話劇月月演、秦腔周周唱、電影假日放”等活動。

    創建亮點選評

    依托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打造特色鮮明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文化建設中,寶雞十分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充分挖掘姜炎文化和周秦文化資源,建成了特色鮮明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有效融合。

    實施圖書館“館(點)線制”,提高圖書資源的流轉和利用率。以市圖書館為總館,12個縣區館為分館,廣泛吸收企事業單位和大專院校圖書館加盟,建立外閱點128個,并且將1713個農家書屋納入總分館(點)線服務體系,建成了以流動服務車為“線”,館點結合、遍及城鄉的圖書服務網絡。全市公共圖書館2012年接待讀者120余萬人次,書刊流通218萬冊次,實現了圖書數量有限條件下的服務功能增量。

    探索建立了群眾業余文藝團隊星級服務管理辦法,采取以獎代補、項目補貼、演出資助等方式,積極扶持群眾業余文藝團隊。市財政列出專項資金對優秀業余文藝團隊分別獎補,為參與人數多、影響大、反響好的群眾團體配備了器材設備。截至2012年底,全市登記在冊的群眾業余文藝團隊達2023支,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力量。(原標題:陜西寶雞市: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有效融合)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2013-10-09)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