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的三原城隍廟,建筑風格特色鮮明,廟內青石碑坊,古樸典雅,渾厚大方。整座古建群輪廓鮮明,“殫土木之功,窮造型之巧”,充分體現了明代建筑“庭院深深深幾許,廟中有廟,殿中有殿”的獨特風格。
李靖故居是唐代大將軍衛國公李靖的府第,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楊虎城曾在此居住,故又名楊虎城花園。1937年2月為穩定“西安事變”后的全國政局,周恩來等中央領導親臨此園與楊虎城將軍會談,共商抗日大計。整座園林有仿《紅樓夢》大觀園之布局,取蘇杭園林之奇巧,兼具中國古代園林“南秀北雄”之特點。亭臺樓閣、流光溢彩,奇花異草,四時芬芳,翠竹成林,假山蜿蜓,魚池、古建、竹林、垂柳及名貴花卉、稀有古樹,把整座園林點綴得異常美麗。
周家大院建于清乾隆年間,周家原有房屋十七院,清同治年間因戰亂燒毀了十六院,現僅存此院。院落坐南向北,進深71米,每進三五相同,間口各異,均有大門相隔。走廊極深,直向縱深延展。敞開各進中門,一眼可望后樓,給人以幽靜肅穆之感。整個建筑,大房頂,高臺階,磚木結構,設計精巧,受到攝影人的偏愛。
如果說古建筑讓人觸摸到遙遠的典雅,那么于右任故居就會令人感受到凜然的氣質。位于三原縣城西關斗口巷5號的于右任故居,是于右任十六歲時他的父親用多年積蓄所購置,作為他攻讀詩書精研古今之地。于右任在這所院子斷斷續續生活了25年,也是在這所院子居住時寫下痛斥慈禧太后的“女權濫用千秋戒,香粉不應再誤人”的詩句。
在古跡的尋訪中,還可以一窺三原歷來對教育的重視。宏道書院位于三原城北,是陜西省明、清四大書院之一。宏道書院由三原人王恕之子王承裕(明嘉靖戶部尚書)于弘治七年(1494)創辦。書院坐北向南,占地面積8畝,院內栽植松柏,花木蔥郁,現存日式教學樓一座,房舍建筑堅固,雕刻細膩。于右任、李儀祉、吳宓、茹欲立等一批精英學子就是從宏道書院走出來的。從創辦學院,講習義理,到倡導新學,實業救國,三原縣在文化上的影響真可謂深遠。(宋艷剛 撰文/攝影)(原標題:文化巡游:關中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