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三晉大地擁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讓豐厚的歷史文化瑰寶在保護中得到發展?連日來,記者行走在這塊土地上,從一個個充滿魅力和活力的非遺項目中,看到了山西科學推進非遺生產性保護的可喜局面。
“老祖宗留下的‘寶藏’遍地都是。”山西文化創意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賈克勤對記者說,“對有著生產特質的非遺項目,必須既保持真實性、完整性,又要不斷賦予新的內涵,走產業化道路,在傳承中創新。”
面拓寬:“家族式”走向“社會化”
捧佛珠,舞手絹,噴火,甩袖……一群姑娘小伙舉著木偶、皮影,時而碎步輕移、彩扇翻飛、水袖輕揚,時而翻轉騰挪、揮棒弄棍、甩發噴火,精彩的表演讓人拍案叫絕。白發蒼蒼的孝義木偶項目傳承人武興站在場中央,邊敲鑼,邊指揮。
在歇場的間隙,望著青春勃發的徒弟們,武興老人笑開了花。他向記者介紹說,孝義的木偶皮影戲,始于漢,興于唐宋,盛于明清,自己從10歲起就跟隨師傅梁全民學習木偶表演。那時只是師傅帶徒弟,一代代“香火單傳”,逐漸陷入了“香火難續”的境地。近年來,市里投資建起木偶皮影傳承基地,鼓勵眾多年輕人前來學習。武興說:“打破了傳統的家族式傳承方式,這下我來了勁頭,面向社會一茬茬地招收徒弟。手把手地教,培養出一批唱演俱佳的能手。”
“木偶皮影戲沖出小天地,走向大社會,路子越走越寬。”孝義市委宣傳部部長薛向東說,2010年,市里從各地藝校選拔了一批學員,由企業家出資、傳承人領辦、政府資助,成立了“孝行文化傳播公司”,購置了先進的燈光音響、舞臺設施、車輛和各式服裝道具,請來全國一流的攝影師、燈光師、美工、木偶制作師、服裝師等,建起木偶雕刻基地、皮影影視基地和民俗文化展覽館。
被授予“中國皮影木偶之鄉”的孝義市,挖掘文化特質,走產業化路子,贏得越來越多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的喜愛。孝義的木偶皮影開始到全國各地演出,《花果山》《長袖舞》《瘋狂吉他手》等劇目登上了國際舞臺,據此拍攝的影視作品銷往2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得國際國內多項大獎。如今,在孝義市新義街道辦賈家莊村,一條木偶皮影文化產業鏈已經形成,人均純收入突破萬元。
在山西,像孝義木偶皮影一樣,廣靈剪紙、堯都手工布藝、芮城刺繡等一大批非遺項目,都已從“家族式”走向“社會化”,構筑起各自的產業鏈,使古老藝術煥發出勃勃生機。
深扎根:“小作坊”長成“產業園”
清徐的醋以酸、香、綿、甜、鮮等特點聞名全國,清徐也因此獲得了“醋都”的美譽。
在清徐縣楊房村,記者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醋坊,門口橫匾上的“寶源坊”三個鎏金大字格外耀眼。老陳醋釀制技藝傳承人武潤威介紹說,清徐的釀醋工藝已有4000多年歷史,明清出現眾多醋坊,因其色、香、味俱佳而名揚天下。
“我們找到了傳統與現代之間的銜接點,走出“小作坊”,建起老陳醋研發中心,聚集了國內外的行業專家,從事老陳醋的深度研發。生產的醋不僅原汁原味,還催生了以醋為核心的相關產業園,使傳統的釀醋工藝大放異彩。”武潤威自豪地說。
在清徐的大街上,隨處都能聞到濃郁的醋香。醋文化博物館、非遺傳承人雕塑、升旗臺……“醋都”廣場處處彰顯著醋文化的厚重。清徐縣委宣傳部部長王耀武介紹,清徐縣已成功舉辦了5屆醋文化節暨醋產業博覽會,去年榮獲了“中國十大品牌節慶”稱號。
像清徐老陳醋一樣,六味齋、雙合成、木版年畫、刻花瓷、平遙漆器……一大批山西“老字號”采取“傳承人+協會”“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擴大“非遺”生產,從“小作坊”長成了“產業園”,涌現出3000多個依靠傳統手工技藝進行生產的企業、經營戶,既保護和傳承了“非遺”項目,又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形成了“傳承能力增強、項目業態擴展、品牌影響提高、資源利用延伸”的嶄新態勢。
巧創意:“口頭傳”變為“搖錢樹”
走進萬榮縣的“笑話博覽園”,歡樂廣場、笑話街、萬笑墻、笑話劇、笑話茶座、笑話圖書……人們沉浸在歡笑的海洋中。
“可別小看這幽默風趣的笑話,它可進入了‘非遺’國家隊!”居住在太原的萬榮人、書法家吳國榮說,起源于明末清初的萬榮笑話幽默風趣中富含哲理,在萬榮,不管男女老少,都講,都聽,都編,笑話已成為人們休閑、娛樂、消遣的文化快餐。
翻閱《萬榮笑話拾貝》《萬榮笑話經典》等圖書,一個個段子令人捧腹。據縣里參與編輯的人員介紹,近年來,萬榮笑話衍生出笑話掛歷、臺歷、光盤、撲克牌、手帕、連環畫、隨身卡、圓珠筆等產品,不僅廣銷全國各地,還遠走異國他鄉。一本融漫畫、段子為一體的《萬榮笑話掛歷》首次印刷1萬冊,就被一搶而空,以農家院落、田野為外景拍攝的笑話光盤更是暢銷。據了解,《萬榮笑話經典》等圖書已先后發行30多萬冊。
巧思妙想的萬榮人還把笑話“嫁接”到蘋果上,打出“笑話萬榮果”的品牌,將包裝箱印上萬榮笑話,隨果贈送笑話光盤、掛歷、撲克牌等,不僅在國內市場上暢銷,還出口到東南亞。現在,萬榮的蘋果樹已發展到35萬畝,成為百姓致富的“搖錢樹”。
笑話與產業聯姻,進入了大市場。記者在八龍文化傳媒公司看到,這里研發的毛絨玩具不僅可以講笑話,還可以與人互動對話。公司總經理薛秀武說:“我們先后注冊了‘笑城’‘笑話園’‘笑笑笑’和‘榮河’四種十二大類的商標,研發出兩大系列200多款凸顯文化特色的禮品、紀念品。”“華康藥業”還將笑話印在《消費者自診自療醫藥行家》上,贈送給全國20多個省市的消費者,促進了藥品銷售。(本報記者 邢兆遠 李建斌)(原標題:老遺產帶來新財富——看山西科學推進非遺生產性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