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四川德格印經院—— 稀世藏文雕版圖書館

2014/4/21 10:56:12 點擊數: 【字體:

四川德格印經院—— 稀世藏文雕版圖書館

四川德格印經院版片

四川德格印經院—— 稀世藏文雕版圖書館

浙江嘉業堂版片


    王嘉陵

    德格,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邊境,意為“善地”,源自藏傳佛教教義中的“四部十善”;古為德格土司轄地,清末“改土歸流”,民國二年更為現名。這里地處藏區腹地,位于茶馬古道北線,是遵奉藏傳佛教寧瑪派的所在地,又長期是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格魯派等五大教派共存的地區。藏傳佛教第一位活佛轉世的噶舉派高僧噶瑪巴協和九世達賴隆朵嘉措都在這里誕生。此外,這里還是偉大的格薩爾王的故鄉,藏族唐卡“噶瑪嘎孜畫派”的發祥地。德格印經院與西藏拉薩印經院和甘肅拉卜楞寺印經院并列為藏區三大印經院,無論以規模、影響還是時間而論,德格印經院皆居于首位。德格印經院矗立在宗教和歷史文化厚重的德格縣城的一片民居之中,那是一座雄偉的三四層平頂錯落的藏式建筑,外壁是宮墻紅的顏色。

    德格印經院,全稱“西藏文化寶藏德格印經院大法庫吉祥多門”,又稱“德格吉祥聚慧院”,由第十二世德格土司兼第六代法王卻吉·登巴澤人于雍正七年(1729)始建,歷經四世土司,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竣工。第十五世德格土司建成印經院后,以后歷代土司又加以修繕擴建,直到形成現在的規模——總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103平方米。

    德格印經院內有佛殿經堂、藏版庫和房屋30余間。穿過寬敞的金碧彩繪的佛殿,沿藏式木階梯登樓,即進入既有間隔,又有走道相連接的印版藏庫。兩邊頂天立地的雕版藏架,大約有十五六層,每一層都裝滿了木雕印版,可謂琳瑯滿目。這些印版和漢區的印版有很大區別,3種規格:一種長六七十厘米,約一支箭的長度,寬11厘米至18厘米,稱“箭桿本”,比通常的漢文線裝書版長出許多;另一種長六七十厘米,約一肘之長,寬7厘米至10厘米,稱“肘本”;第三種為“短小本”,長約10厘米,寬五六厘米。又分墨印版和朱砂印版,其中以箭桿本朱砂印版尤其引人注目。

    歷史上,在十二世德格土司建院之前,刻印經書從第十世德格土司就開始了。至始建印經院的第一個10年,雕版達到10萬余塊。18世紀末期,德格印經院的印版數量超過20萬塊。目前德格印經院所藏印版約30萬塊,其中228814塊為元代至民國末年所刻古舊印版,含古畫印版376塊,余皆為新刻或補刻雕版。

    德格印經院刻印并收藏了豐富的藏文文獻,包括《丹珠爾》、《甘珠爾》等經典,佛本生傳和歷代高僧大德傳記,甚至有研究漢民族佛教的著作《漢地佛教源流》等。此外,語言文字、歷史、數學、醫學著作,邏輯學叢書,文集、雜著等都包括在內。

    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雕版圖書館,雕版浩繁,藏排有序,應是我國目前最大的雕刻印版藏庫。若干名寺大廟,都收藏了德格印經院印制的經書,這些印經的影響甚至遠及海外多國。不僅如此,德格印經院還保留了全景的雕版印刷流程。迄至今日,德格印經院仍然用加入了可避蠹蟲的狼毒草的藏紙印經,有嚴格的雕刻和印刷流程及刻印審核制度,并且每年在限定的數量之內印刷著古代的文獻。無論是對于藏學研究還是雕版印刷史的研究,這里都是一座神奇的寶庫。

    目前,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德格印經院所保存的特殊形態的古籍形式也應該引起高度關注,得到有力的保護。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2014-04-21)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