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溫故“西南劇展”

2014/6/3 11:05:12 點擊數: 【字體:

 

溫故“西南劇展”

溫故“西南劇展”
《秋聲賦》演出劇照。資料圖片

  回想1944年5月19日,以歐陽予倩、田漢為代表的戲劇工作者在桂林組織舉辦的“西南第一屆戲劇展覽會”勝利落幕。這次震撼世界的戲劇盛會吸引了30多個團隊的上千名戲劇工作者,展覽演出了170多個劇目,有力推動了處于危機境地的劇運的發展,實現了中國戲劇人抗日救亡的文化擔當。

  “在歷史閉幕的地方,我們重新出發。”“西南劇展”舉辦70周年之際,廣西師范大學扛起了“新西南劇展”的大旗,一群風華正茂的大學生重排、重演《秋聲賦》《舊家》《桃花扇》等桂林抗戰文化城時期的經典劇目,溫故“西南劇展”,緬懷那段壯懷激烈的歲月。

  以舞臺豐富課堂

  “不,淑瑾,我們不能走。我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中國的革命道路是很艱難的,也是很復雜的,我們各人要盡其在我。”日前,由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師改編執導、一群非專業的大學生演出的《秋聲賦》將經典“復活”,再次把國難、愛情、婚姻危機交織的愛恨情仇搬演上舞臺。

  如何讓這樣的經典鮮活起來?

  這是多年的文學史教學中不斷思考的一個問題。說到策劃組織“新西南劇展”活動的初衷,擔綱總策劃的文學院教授黃偉林說:“話劇演出是現代文學教學的一種很好的延伸方式,我們想把話劇作為突破口,做些教學方面的改革創新。”

  把舞臺引入課堂,是廣西師范大學多年來一直嘗試的教學改革創新項目。

  與以往的話劇演出活動不同的是,“新西南劇展”不是演一兩臺戲,而是要打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有系統性的文化品牌。

  “‘舞臺+課堂’的人才培養方式,核心就是以表演推動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培養磨礪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素養。學生在演劇的過程中,能夠更深入地去理解作品,去體會作品的歷史文化內涵,去參悟社會和人生百態。”擔任“新西南劇展”總策劃、總導演的文學院教授劉鐵群如是說。

  “只有我們對角色有了自己的認知后,才能理解戲中的人生百味,獲得許多在課堂上無法得到的收獲。”在《秋聲賦》劇中飾演徐母的常蓉同學道出了她的體會。

  以情感溫故歷史

  在漓江學院報告廳,“新西南劇展”第二個劇目《舊家》在這里上演。

  《舊家》是“新西南劇展”首期演出的幾個話劇中唯一參加了當年的“西南劇展”的劇目。該劇講述抗戰時期的桂林城里,三代同堂的周家正在舊家與新路之間彷徨。仕途失意的大兒子周承先成天喝酒作詩,二兒子周繼先同商人莫里斯做走私生意發國難財,三兒子周裕因受莫名的壓迫而瘋癲,四兒子周傳先一心為救國做實事。兄弟之間、夫妻之間、姐妹之間、叔侄之間的矛盾和隱情,皆因分家而爆發。最后,老四在鄉下建設的新家成了這群無家可歸者的歸宿。尾聲部分,出現了家和萬事興的和諧幻境,一個舊家的覆滅,昭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舊家》這部戲1945年以后就沒再演過,僅僅是找劇本就費了不少力氣。24名學生演員都沒有話劇表演經驗,不少人之前連一部話劇都沒看過。大家不但不了解桂林抗戰文化城,對上世紀40年代的社會生活也沒有什么認識。要在短短的幾十天時間里順利地完成劇目的排演,難度相當大。

  “同學們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溫故歷史,理解人物,體會劇中的情感。”執導《舊家》的漓江學院教師李鈺說,“看著他們排練時由于劇情需要反復摔倒在地,胳膊腿上各種淤青,聽著他們因為帶病一遍遍排練而日趨沙啞的嗓音,我都不忍心讓他們繼續著高強度的排練,他們反過來勸慰我,說能參與到重排‘西南劇展’劇目,重新體驗我們祖輩經歷過的歷史,是一件很幸運也很幸福的事!”

  溫故歷史、致敬經典的“新西南劇展”得到了社會人士的關心與支持。著名劇作家、導演張仁勝和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張樹萍等人親臨排練現場指導。當年“西南劇展”的組織參與者李任仁先生的孫子李世榮,李文釗先生的女兒李美美與師生們分享他們關于父輩的記憶,幫助大家重溫那段激蕩的歷史歲月。

  “青年學子們以自己的獨特感悟親身演繹經典,既是為紀念‘西南劇展’70周年獻禮,也是為了繼承民族的文化經典和優秀的戲劇傳統,以戲劇展演喚醒桂林文化城的‘戲劇魂’。”廣西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王枬說。

  以理想激活青春

  在中國抗日戰爭黎明前最艱難的時候,“西南劇展”及時交流和總結抗戰劇運的經驗,為民族救亡“鼓與呼”,將抗日戲劇推到一個新的階段。

  “70多年過去了,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戲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不變的是一代一代的青年學子的愛國情懷與文化擔當。”廣西戲劇家協會主席常劍鈞說,“在戲劇美被嚴重忽略的今天,我感到廣西師大師生的努力尤其可貴。”

  他們是非專業的演員,卻有著一股專業的精神。

  在《舊家》一劇中飾演陳桂英的黃禹迪說:“我飾演的角色是民國時期的大學生,雖然臺詞不多,但就是短短的幾句話,我也要讓大家體會到,那時候的先進青年對情感是負責任的,對社會是有擔當的。”

  黃偉林介紹說:“桂林的歷史文化從古至今,最輝煌的當屬抗戰文化城時期。我們要做的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將‘新西南劇展’同抗戰主題的田野調查與文化城課程體系建構結合起來,重現抗戰文化城的文藝救亡歷史,以其與當下社會現實發生關聯的、接軌的、有價值的文化傳統和文化資源為切入點,傳遞一種正能量。溫故‘西南劇展’,根本上弘揚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用‘高大上’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品格激活青春,讓青年學子為了美好中國夢的實現而努力奮斗。”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2014-06-03)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