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貴州從江瑤族堅持古法造紙:可放數百年不腐

2014/6/4 10:16:33 點擊數: 【字體:

貴州從江瑤族堅持古法造紙:可放數百年不腐

從江高華的瑤族婦女傳承獨特的造紙技藝 (吳如雄攝)

從江隱藏在大山深處的瑤族村寨,千百年來,這里的瑤家人始終堅持一種傳統的手工造紙方法,瑤家人用自己親手生產出的紙張,記錄下他們家族的風風雨雨、興衰成敗,可以放數百年而不腐朽,這種造紙工藝,已經成為了高華瑤家的文化“活化石”。

時值中午,幾個瑤族老婆婆正在河邊反復揉搓一種用植物攪成的一桶黃黃的東西,村支書趙成慶說,這就是他們瑤家世世代代用來造紙的原料。“我也說不清我們做這種紙做了多少年,反正老祖宗用這種紙寫下的家譜,經過幾百年,到現在還在,字也很清楚”。在高華,幾乎所有的婦女都掌握了這門手藝。

瑤家的古法造紙張一般分為兩種,“盧最”和“干最”,前者顏色較白,適合用于書寫契約,家譜,繪制神像等,而后者顏色較黃,適合作為祭祀活動中的紙錢燒給故人。制作“盧最”首先要用當地的一種構皮麻樹的樹皮,將它從樹上剝下后煮上一天一夜,再在河邊泡上一天一夜,就成了一桶黃黃綠綠的糊糊,然后再加上當地一種樹葉“嘴就亮”——一種“芙蓉花樹”的樹葉,再繼續攪拌一小時左右,這桶糊糊就很粘稠了,然后,婦女們再將這桶攪拌好的糊糊均勻地攤在一張半平米左右的支架上,支架有點類似于紗窗,這樣,渣滓就被濾掉,剩下了紙張的主體,在太陽下曬干后,再用竹片輕輕將紙片揭下,一張“盧最”就大功告成了。而祭祀用的“干最”的制作方法大同小異,只是原材料略有不同。

趙支書說,瑤家人一般都不用外面買來的宣紙、錢紙。雖然現在學生寫字的本子都不用他們自己做的了,但在節日或者像“還愿”這樣的大活動中,他們都用瑤家紙,這樣才干凈純潔,表示對祖先的敬畏。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新網(2014-06-04)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