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北京大運河遺跡遭破壞 明代通運橋碑倒石獅破

2014/7/9 14:43:11 點擊數(shù): 【字體:

北京大運河遺跡遭破壞 明代通運橋碑倒石獅破
2
蕭太后橋遺跡標志牌倒地?zé)o人管 本版攝/法制晚報記者 黑克

北京大運河遺跡遭破壞 明代通運橋碑倒石獅破
 
經(jīng)常有農(nóng)民工在后門橋的護欄上坐著等活兒 攝/法制晚報記者 黑克
 
北京大運河遺跡遭破壞 明代通運橋碑倒石獅破
 
后門橋橋體還殘留著小廣告清除的痕跡 攝/法制晚報記者 黑克

  中國大運河申遺8年,終于在今年6月22日舉辦的第38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上,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chǎn)項目。其中,元朝至明清時期的京杭大運河,是北京段大運河遺產(chǎn)保護的核心。

  記者 董振杰

  但法制晚報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被列入《北京大運河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單》的通運橋(又稱蕭太后橋)、萬寧橋(又稱后門橋)、永通橋(又稱八里橋)等大運河遺跡,不僅保護不足,還被垃圾、小廣告、污水等破壞。

  通運橋 碑倒石獅破 垃圾丟進河

  “小時候,全村都吃這條河里的水。”通州區(qū)張家灣鎮(zhèn)70歲的村民戴先生從小就在通運橋下的河里撈魚,十多年前,還常以打魚為生。

  “后來就不行了,上游工廠排污增多,村民也往河里排污水,水里魚越來越少,垃圾越來越多。”戴先生搖了搖頭。

  “橋上原有44尊古獅子,現(xiàn)在也只剩五六尊比較完整的了。”始建于明朝的古橋,古韻被臭味所掩,連豎立的文保單位石碑也倒在地上。

  萬寧橋 路人隨意坐 小廣告涂橋

  萬寧橋位于西城區(qū)地安門以北,坐落在北京中軸線上,始建于元朝,當年元世祖忽必烈將大運河漕運的起點修到了積水潭,萬寧橋是最北邊的一個閘口,進入皇城運送物品的船只必須經(jīng)過這里。

  古橋修復(fù)后如今橋梁仍正常使用,但“皇家氣質(zhì)”已完全被掩蓋—護欄上天天坐滿路人,還有人在橋上寫小廣告,又是刻章又是辦證的。

  “既不文明,又損文物,讓老外看見不得笑咱?”市民秦先生感嘆,老祖宗留下的東西,應(yīng)該好好愛惜才是。

  永通橋 汽車日日跑 “兼職”停車場

  通州八里橋地鐵站往北幾十米,就是被政府部門立有“大運河遺產(chǎn)”石碑字樣的永通橋。

  不同于萬寧橋、通運橋的無遮無攔,這座橋內(nèi)側(cè)有兩排鐵質(zhì)護欄,將游人和石橋隔離,也減少了汽車撞上的風(fēng)險。寬闊的橋面仍承擔通行作用,但除了來往車輛,橋上還停了不少車。

  “這橋始建于明朝,能一直背負這么重的東西嗎?出了事怎么辦?”市民楊先生說,此橋最多曾停車三四十輛,一輛挨一輛。政府部門治理過好了許多,但仍有車停放。

  專家觀點 后申遺時代 遺跡更需保護

  今天上午,北京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劉衛(wèi)東表示,北京市文物古跡眾多,部分文物現(xiàn)狀堪憂。

  通運橋應(yīng)清理河道垃圾,對石獅子進行保護性修復(fù)。永通橋也應(yīng)想辦法限制停車,申遺成功只是第一步,后申遺時代對大運河遺產(chǎn)的保護任重道遠。文/記者 董振杰


責(zé)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羊城晚報(2014-07-09)
0
相關(guān)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網(wǎng) 中國國家藝術(shù)網(wǎng)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