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區文廣新局和浙江京劇團聯合創作的大型原創非遺京劇《滾燈王》在圓滿完成杭州劇院的首演后,亮相臨平劇院“與您相約 周末劇場”,為滾燈之鄉的觀眾們進行匯報演出。
余杭滾燈流傳于錢塘江畔的余杭翁梅一帶,至今已有800余年歷史。早在南宋時期,余杭當地民眾以滾燈競技比武,以示實力強大,之后數百年,一直把滾燈作為一種吉祥之物、健身之寶、娛樂之器,世代相傳。雖然余杭滾燈曾一度沉寂,但經幾代民間藝人和群文工作者的挖掘整理、加工提高,2006年成功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余杭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滾燈)之鄉,余杭滾燈已經成為了余杭對外宣傳的一張文化“金名片”。
京劇《滾燈王》由劇作家譚均華精心創作,“文華導演獎”、“文華表演大獎”雙獎得主、浙江京劇團團長、國家一級導演翁國生擔綱執導,是我區繼打造“名人三部曲”——《楊乃武與小白菜》《洪昇》《陸羽問茶》之后,深入挖掘余杭文化資源、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又一新作。由余杭區文廣新局和國家級重點京劇院團——浙江京劇團合作共同搬上舞臺。這種“非遺文化資源”共享、“創作演出”資源優勢互補的新型合作方式,不僅是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保護的一種有效形式,更是一種宣傳和推廣余杭人文歷史的新力量、新載體。
《滾燈王》一劇非遺傳承成份十分濃重,是世界級非遺“國粹京劇”和國家級非遺“余杭滾燈”的首次聯姻,在創演過程中對兩者的表演藝術特色進行了有機融合,既盡顯京劇“唱念做打翻”的戲曲魅力,也將滾燈獨特的藝術風格借助京劇的武功優勢發揮到極致。劇中將“滾燈”原本的純舞蹈狀態,發展為和劇情、人物、戲劇沖突緊密融合在一起的“滾燈比武”“滾燈抒情”“滾燈對話”“滾燈出手”和“滾燈開打”,“滾燈”的內涵有了創造性開掘和突破,讓原本對滾燈十分熟悉的余杭觀眾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