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送仙橋:傳說呂洞賓在此睡覺 成都鬧元宵發源地

2014/9/28 10:13:47 點擊數: 【字體:

送仙橋:傳說呂洞賓在此睡覺 成都鬧元宵發源地

上世紀90年代的送仙橋

  橋名由來:

  農歷二月十五是傳說中太上老君的生日,這一日在青羊宮,以八仙為首的神仙們東邊來,西邊走,人們就早上跑來東邊迎,傍晚跑去西邊送,西邊這座橋因“送仙”得名。

  1905年,一位叫山川早水的日本學者,一路奔波,逆水而上來到成都。他在游記里寫道,“青羊宮前有南、西兩條路。宮以西人煙稀少,小河彎彎流淌……離宮四五里,錦江自右而來。河上架一石橋,這就是送仙橋。右岸橋旁有六方形石柱一根,俗稱神仙碑。我多次路過此地,熟悉此碑,以為是路旁普通的石樁,習以為常,沒有仔細觀察。但后來查省城街道圖,方知其不凡。”

  送仙橋橫跨在小小的摸底河上,長僅10余米。與300米開外的青羊宮相比,略顯普通。然而,它并非平淡無奇。

  相傳,農歷二月十五是太上老君生日,每年青羊宮都要辦廟會。這一日,以八仙為首的神仙們東邊來,西邊走,所以人們早上跑來東邊迎,傍晚跑去西邊送。于是西邊這座送仙橋就得了名。同時得名的還有東邊的迎仙橋(又叫遇仙橋)。

  更細致一點的,則說唐朝有一年元宵節前后一個月,在青羊宮舉辦盛大燈會,十分熱鬧。一天清晨,有位秀才漫步錦江南河橋時,看到兩人在橋墩石上一上一下睡覺,上面那人的口水正好流到下面那人嘴里,不禁脫口說出:“此為‘呂’字也”。旁邊游人仔細一瞧:“嘿,這不是八洞金仙呂洞賓嗎?他也來觀燈賞花不成?”眾游人爭相觀看,睡覺人在晨陽輕霧之中漸漸地飄渺起來,隨即便無影無終了。后來,送仙橋也成了老成都鬧元宵的發源地。

  千年來,這里一直流傳著神仙與民同樂趕廟會的傳說。有人看見何仙姑笑口微露,撒下五彩斑斕的鮮花;有人碰見張果老與呂洞賓觀賞蜀繡竹編……時辰到了,神仙們離去時,站在亙古不變的送仙橋頭,向橋下的河中拋撒萬千珍寶。

  據《蜀典》載,成都自唐以來,就逐步形成了月市,農歷二月十五日是花朝節,即是百花的生日;又是道教始祖老子的生日,兩個生日攪在一天,于是青羊宮的描繪也就成了花會。

  成都有“芙蓉城”之譽,平民百姓,也素來有愛花的風雅。春天的成都,通向青羊宮的大路上游人如鯽。四鄉八里的人,不遠百里來趕花會。到青羊宮燒了香,再買些農具、竹器和實用的物件。城里人來了,買些字畫、花草、玉器和小玩意兒,他們的樂趣在于春天的郊游。

  川流不息的人群經過送仙橋,人們在這里懷抱著與神仙偶遇的美好愿望,在送仙橋下的“摸底河”,摸一摸仙人拋灑的珍寶,沾一沾人間難以期冀的福氣。

  “摸底河”的仙界珍寶沒見到,凡間的寶貝居然得見。如今的送仙橋,已成為中國西部最大規模的古玩藝術交易市場了。這塊有著上千年歷史文化沉淀的寶地,收藏著巴蜀文明和老成都最為集中的記憶。這里,大一點的商鋪,有賣高檔的奇石怪木、金玉制品,有賣筆墨紙硯。中等大小的一些店鋪,做裝裱字畫生意,賣字帖書籍,刻石刻章。而最多的店鋪,則是鱗次櫛比的小鋪子,并作一排,沿著一條小路兩側排開。菩薩像、香爐、寶劍、筆架、字畫,銅錢、小銅龜、念珠、折扇都有。

  穿梭其間,確實有“尋寶”之感,沒曾負了送仙橋上神仙離別后拋灑珍寶的傳說。

  華西都市報記者 謝燃岸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華西都市報(2014-09-28)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