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0月8日5版頭條刊登的通訊《如何管住“盜字”的手——南京南朝墓碑石刻屢遭偷拓的調查》,各大網站、論壇紛紛轉載,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10月17日,南京棲霞警方將兩次偷拓南朝拓片的嫌疑人抓獲,這起非法拓印涂污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案得以告破,如何加強文物保護再次成為熱議話題。
非法拓印,因為酷愛書畫藝術?
9月20日下午,南京市文物保護志愿者在棲霞區甘家巷附近蕭憺墓碑亭石刻進行巡查時,發現一個梯子倚靠在石碑上,石碑上還貼有數張宣紙。現場一位鬼鬼祟祟的中年人引起了志愿者的注意,經詢問,該男子是擅自拓印墓碑的,志愿者們當即制止。聞訊趕來的棲霞區文化旅游局工作人員沒收了男子的拓印工具,并撥打了報警電話。而就在警方到來之前,該男子以上廁所為由,趁機逃走。
9月26日下午,又有文物保護志愿者在同一地點,發現有人在偷拓墓碑。覺察到被發現,這名男子立即扔下工具逃離現場。
10月8日,本報用大篇幅對此事進行了報道,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相關部門也加速跟進該案調查。值得慶幸的是,志愿者兩次都拍下了該男子的正面照,經棲霞派出所民警辨認是同一個人。通過走訪排查上百人,終于于10月17日晚在燕子磯附近鎖定了嫌疑人郭某。
據警方介紹,今年48歲的郭某,從小就喜歡書法,經常尋找一些字帖練習、收藏,前不久他在棲霞區甘家巷游玩時,發現了附近的幾處石刻,便想將其拓印下來帶回家臨摹練習。
“嫌疑人雖然出于愛好才去偷拓墓碑,但我國《刑法》規定,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其中的‘損毀’包括打碎、涂抹、拆散、燒毀等使文物失去文物價值的破壞行為。”棲霞公安分局法制大隊民警馬修斌說。
嫌疑人處行政拘留7天、罰款500元
偵查過程中,警方請來南京博物院的兩位文物鑒定專家。經確認,拓印者在非法拓印過程中,對兩處石刻造成了污損。主要表現在,刷在碑文上的白芨水(民間中藥配制成的液體)有黏性,其次是墨汁經紙張滲透進了碑文中,其后續清洗過程會對文物造成污損。
據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會員方青松介紹,被污損的蕭景墓石望柱石刻、蕭憺墓石碑均屬南朝文物,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距今已約1500年。其中,蕭憺墓石碑是保存最為完整的南朝碑刻,碑文楷書3096字,仍能辨認的尚有2800余字,是書法珍品。而蕭景墓前石柱則是六朝帝王陵墓石刻中保存最為完好的石柱,柱身上方有一長方形柱額,反刻著“梁故侍中、中撫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吳平忠侯蕭公之神道”,23字字畫清晰,結構嚴整,是當時流行的一種書體,稱為“反左書”,堪稱精品。
據了解,郭某的非法拓印行為由于達不到《刑法》的懲處標準,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對郭某處以7日行政拘留,并處500元罰款。
文物保護,刻不容緩
“文物清洗要求嚴格,必須尋找具有資質的清洗公司進行清洗。甘家巷兩處石刻被污損后,我們委托了一家專業清洗公司對受污文物進行了物理化處理。這家公司安排8名工人,使用無酸紙,一點兒點兒地將墨汁吸出來,工人們前后一共忙碌了8天才清洗完畢。”棲霞區文化旅游局文物保護科科長郭勇介紹說。
記者了解到,針對棲霞區內的文物,文保部門已經做出了詳細的保護方案。一方面聘請居住在文物附近的群眾參與到文物巡查工作中;另一方面專門聘請57名具有一定文物專業知識且熱心文物保護公益事業的志愿者,對轄區內市級以上的57個文保單位,進行了定人定崗每天巡查兩遍。同時,還將增加技術監管手段,對轄區內38處市級以上田野文物安裝戶外電子監控探頭。此外,針對部分地處田野間的國寶級文物,目前文化旅游局已經啟動南朝石刻物理保護工作前期調研和規劃,力求減輕文物遭受化工酸雨、風吹日曬的侵蝕。
“任何人或者單位、團體非法破壞文物的行為,將由文物主管部門和警方,依照相應的法律法規嚴肅查處,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還將追究其刑事責任。同時,歡迎廣大市民積極向文物保護主管部門或警方舉報此類行為。目前,棲霞區見義勇為基金會正在為此案中積極主動保護文物的市民志愿者申報見義勇為獎勵。”馬修斌說。(本報記者 鄭晉鳴 本報通訊員 張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