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海口1月16日電(記者王曉櫻、魏月蘅)南洋風格的廊式騎樓,憑欄和門窗上精美的雕花,重現風采的60余家老字號……近日,歷時半年的海口騎樓老街修繕整治工程完工,將原汁原味的老海口呈現給市民和游客。
海口騎樓老街是國內現今保留規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騎樓建筑,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隨著海口海上貿易與航運的發展,活躍于東南亞與大陸沿海區域的華僑將南洋的建筑風格和樣式帶到海口,形成了海口近代騎樓老街的城市風貌。2009年6月,騎樓老街被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海口旅游文化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劉濤介紹,海口騎樓老街建筑立面高低錯落、裝飾風格多樣,構成了豐富而連續的街廓。但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街廓格局和沿街建筑均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和破壞。一方面部分新建筑不協調,另一方面歷史騎樓建筑大多破損嚴重,亟待修繕。此外,廣告店招、交通停車和市政管線等也較為混亂,導致街廓較為無序。
2014年8月騎樓老街博愛北、水巷口街景街廓整治工程開工。施工內容包括騎樓建筑立面修繕、老字號挖掘,沿街景觀、街道設施完善等。其中老字號挖掘和保護是重點之一,目前已陸續挖掘出60多個老字號,有關部門正在對老字號的歷史文化遺存進行深入挖掘整理。
在現場,記者看到總建筑面積約30000平方米的騎樓旅游集散廣場也在進行最后的裝修。該廣場商業面積16000平方米,分為餐飲區和酒店區,其中餐飲區包括休閑餐飲、文化美食和精品餐飲三個大類,將有眾多本土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東南亞特色店鋪入駐。據悉,騎樓老街修繕完工后,騎樓辦將組織專家、工匠等一同編制《海口騎樓建筑立面修繕導則》,把運用到修繕上的主要技術、方法、流程和灰塑工藝規范下來,指導未來的修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