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慘烈生物大滅絕 只用了6萬年
南京古生物專家否認“撞擊地球事件”可能性
在2.5億年之前,地球上95%的海洋生物以及75%的陸地生物都在“短期”內忽然神秘消失,大量的生物“蒸發”殆盡,整個海洋、陸地都陷入死寂。這就是著名的“二疊紀大滅絕”。至于這次事件原因,有人認為可能和恐龍一樣遭遇了“撞擊地球事件”。撞擊導致滅絕的假說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專家從比針尖還小的“塵埃”中尋找答案,在持續10多年對中國華南地區的10多個典型的二疊紀的剖面的研究之后,并沒有發現有證據能支持二疊系-三疊系界線附近發生大規模的撞擊事件的說法。
史上最慘烈大滅絕只用了6萬年
地球重大生物滅絕事件共有五次,而在生命大滅絕事件中,最為人們熟悉的莫過于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但是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專家表示,比起2.5億年前二疊紀末期的生物集體滅絕案,恐龍滅絕的規模小很多。2.5億年前,95%的海洋生物以及75%的陸地生物都在“短期”內“蒸發”殆盡,海洋、陸地都陷入死寂。這次大滅絕是地球生命軌跡的轉折點之一,為剩余生命的進化創造了條件,且只用了短短6萬年。
大滅絕是否因為“撞擊地球事件”?
但是這么慘烈的大滅絕,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對此,有專家認為,是由于海水溫度在短時間內突然上升了8℃左右。有的專家認為和恐龍大滅絕一樣,二疊紀的生命大滅絕是因為地球遭遇了巨大的撞擊事件。
人們之所以斷定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是由于撞擊事件引起的,正是因為古生物學家發生了“滅絕地質層”中的微球粒中普遍存在的銥元素和鎳元素的富集異常,有的剖面發現的大量的微球粒上千倍的增長,由此證明了恐龍滅絕時的確發生過不同尋常的撞擊事件。
那么2.5億年前,地球上有沒有發生撞擊天劫?
十年來堅持研究比針眼還小的“微球粒”
該所張華副研究員告訴記者,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他們從10多年前,就開始在眉山、上寺、廣西的江水河等11個地質剖面,斷斷續續進行了多年的研究。
在這些剖面上,專家采集了成千上萬比“針眼”還細小的塵埃,將它們用掃描電鏡解析。研究發現,這種類型的微球粒,在不同剖面,不論是化學成分還是微球粒的形態特征都存在著明顯的不同,這些微球粒物質存在著區域上分布差異,但是從化學成分來看,至今沒有發現有撞擊成因的微球粒或者與宇宙塵特征接近的微球粒以及其他撞擊成因的礦物。以往報道的部分微球粒經過分析后,也有可能是現代飛灰。(記者 朱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