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呼和浩特1月29日電 (記者 李愛平)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29日對外發布消息稱,根據考古學家近期研究位于鄂爾多斯市境內的霍洛柴登古城遺址內出土的“西河農令”銅印以及古城城垣規模判斷,此遺址應是西漢北方重鎮西河郡的郡治所在。
資料顯示,霍洛柴登古城城垣周長5000余米,遺址面積達4平方公里,城址規模宏大,發現于上世紀70年代。2014年,內蒙古考古工作者對古城遺址再次進行考古發掘。
針對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發布的這一消息,內蒙古文化廳文物處處長王大方29日受訪時說,霍洛柴登古城曾發現有“西河農令”、“中營司馬”等漢代官印。同時,在古城的西部坡地上發現多處燒制陶器窯址,而在最新的考古發掘中發現的5座陶窯,窯室平面近長方形,出土大量陶片、板瓦、菱格紋磚等。
除此外,古城內還多次發現錢范和鑄錢作坊遺址以及錢幣窖藏,曾一次發掘出土約3500公斤古錢幣,大多為最常見的漢代錢幣——“貨泉”。古城內的鑄幣窯址分布井然有序,窯址附近還發現制曬坯場地,整個作坊遺址布局合理,應是統一規劃建造而成,在中國尚屬首次發現。
“考古學者根據古城出土遺物以及附近古墓葬等推測,霍洛柴登古城應是西漢北方重鎮西河郡的郡治所在”。王大方介紹說,該遺址在當時是西漢王朝控制北部邊疆的重要前沿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