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促全社會形成保護文物合力

2015/4/14 10:36:12 點擊數: 【字體:

 

    柴小溪

    近日,《陜西省群眾保護文物獎勵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施行。作為我國首部由省級政府頒布的群眾保護文物獎勵辦法,《辦法》對獎勵做出了怎樣的規定?具有哪些亮點?其頒布和實施,對陜西省乃至全國的文物保護工作將起到怎樣的作用?對此,陜西省文物部門有關負責人以及文物收藏單位、相關專家學者進行了解讀。

    隨著法律法規宣傳力度的加大和文物保護制度的逐步完善,全社會保護文物的意識不斷提高,近年來,群眾積極提供文物保護線索、主動上交發現文物的消息時常見諸報端,但是仍有一些人在高額不法利益的誘惑下走向犯罪歧途,也有人因為獎勵金額與期望不符,不愿上交文物。對此,陜西省文物局副局長周魁英表示,將獎金多少與文物市場價格掛鉤,其實是人們對獎勵的認識有誤區。文物部門或者文物收藏單位對上交文物的個人給予獎勵,實質是對公民盡到依法保護文物義務的行為進行鼓勵和宣傳,而非對文物進行購買。“但群眾關心和保護文化遺產的行為應受到重視,制定《辦法》的目的,正是通過細化文物保護法中已有的獎勵規定,更好地鼓勵群眾依法履行保護文物的義務。”周魁英說。

    《辦法》提出,對“及時提供線索,使文物得到保護”“發現文物及時報告并保護現場”“舉報盜竊、走私文物犯罪行為”和“主動上交來源合法文物”四類群眾依法保護文物的行為,依據不同情況,給予固定數額或者陜西省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一至十倍的現金獎勵。“與以前由文物接收單位自行設立獎勵標準相比,這更加規范,也更具可操作性。”周魁英說。

    對于物質獎勵的來源,周魁英表示,目前,獎金主要來自文物部門或者文物收藏單位的文物保護經費。他還表示,今后陜西省相關部門會繼續動員社會力量,鼓勵企業和個人進行捐贈,設立文物保護專項基金。

    如何才能激勵社會各界參與捐贈,推動文物保護基金的設立?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院長趙強建議,對于捐贈文物保護基金的企業,政府可在稅收、貸款、融資等政策上予以傾斜和支持,減輕企業運營壓力,肯定其對文物保護所做的貢獻。“《辦法》的出臺,最重要的是讓更多人關注到了文物保護工作。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各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應加大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增強全民文物保護的意識,老百姓知道了自己的義務,提高了知法守法的自覺性,非法買賣、盜竊出土文物的現象自然會減少,保護文物的風氣也必將在全社會得到弘揚。” 趙強強調。

    在物質獎勵之外,“精神獎勵”的提出也是《辦法》的一大亮點。周魁英介紹,《辦法》規定,“公民持各級人民政府和各級文物行政部門頒發的榮譽證書,可免費參觀省內所有國有博物館。”“公民在參觀免費開放的博物館時,可享受特展等收費部分的免費參觀。”周魁英還表示,在《辦法》實施的過程中,文物部門還將對新出現的情況及時予以匯總研究,從實際出發,對《辦法》進行補充或調整。

    陜西省漢陽陵博物館館長侯寧彬建議,精神獎勵的內容不妨再拓寬些,不只局限在陜西省內的國有博物館。有關部門可以出臺相應政策,促進不同類型、不同地域的文物收藏單位形成聯動,將免費參觀拓展到全國的博物館,將免費服務拓展到導覽講解、紀念品購買等。“也希望政府支持、引導各博物館將群眾上交的文物匯集起來,組織特展,宣傳群眾保護文物的行為,讓人們意識到文化遺產就在身邊,保護文物人人有責。”他說。

    《辦法》首次在陜西全省范圍內規范了對群眾保護文物行為的獎勵標準,體現出政府和文物部門對民間力量的重視,有利于鼓勵更多人加入到文物保護的行列中來。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徐衛民表示,社會力量的參與不僅對協助公安、文物等部門打擊文物違法犯罪起到了積極作用,也有助于保護好挖掘現場,為科研人員完整復原、深入勘探創造條件。

    據了解,在《辦法》實施后,陜西省咸陽市涇陽縣已出現群眾主動提供文物保護線索的事例。根據線索,文物部門在第一時間對新發現的明代墓葬采取保護措施,而對于提供線索的個人,當地人民政府正在按照相關規定予以獎勵。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