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蘇工蘇作與江南水鄉相依相存

2015/4/14 10:19:55 點擊數: 【字體:

蘇工蘇作與江南水鄉相依相存

蘇州傳統村落

蘇工蘇作與江南水鄉相依相存

蘇州玉雕

 

    龔  平

    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的非遺保護工作是一個極具探索意義的課題,江蘇蘇州通過立法實踐和出臺配套政策,積極搶救非遺傳統村落與街區、因地制宜實施“區域性整體保護”,力求既保有江南獨特的山水風光,又能解決從業者在一體化進程中所面臨的“安居樂業”以及“原材料匱乏”等問題,希望——

    江蘇蘇州,是一個非遺資源豐厚的城市,現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6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9項,位居全國各類城市前列。同時,蘇州又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并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全國城鄉一體化深化改革試點城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與傳統文化的延續傳承所產生的碰撞,為蘇州市如何科學保護主要源自農耕文明的非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

    蘇州市為適應城鄉一體化發展所實施的非遺科學保護方法與措施,主要體現于立法實踐之中,也體現在市委、市政府逐步完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之中。2014年正式施行的《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提出了要根據非遺項目的特點和存續狀況,采取搶救性保護、記憶性保護、生產性保護和區域性整體保護等方法實行分類保護,就是在城鄉一體化發展中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實施科學保護的重要對策。歸納起來分析,蘇州市在城鄉一體化發展中科學保護非遺,主要采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明確要保護的非遺村落與街區

    《條例》提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代表性項目集中、特色鮮明、形式和內涵保持相對完整、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生態環境較好的傳統村鎮、街區等特定區域,實施區域性整體保護。”明確了蘇州市非遺“區域性整體保護”首先要認定并搶救非遺傳統村落與街區。

    蘇州市于2013年6月啟動了“全市美麗鎮村建設”工程,在首批確定的16個“美麗城鎮”和71個“美麗村莊”示范點中,有部分是保留了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村落,納入社區體制管理的。在2013年9月制定的《蘇州市美麗村莊建設責任分解方案》中,融入了“根據村莊不同的自然肌理、建筑風貌、地理環境、社區形態和鄉風民俗,規范管理村莊建筑物,引導民宅等各類建筑物和生態建設與村莊整體風貌相協調,充分體現自然地理與歷史人文特征,傳承歷史文脈,彰顯生態韻味,展示具有江南水鄉農村獨特的山水風光、田園風光等不同特色”等內容。該《方案》還提出:“有一定傳統工藝特色村莊,做精做細工藝文章,擴大村莊從業人員,提高工藝品加工知名度,形成工藝文化特色村。”這將切實幫助傳統美術、傳統技藝類項目從業者解決在城鄉一體化進程中所面臨的“作坊空間”保護、“安居”且“樂業”等問題。2014年,蘇州已明確對市區現有5000多個自然村中,規劃保留自然村1380個,其中古村落14個、傳統手工業村莊68個。

    實施記憶性保護工程

    《條例》的“分類保護”首先明確了要建立瀕臨消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記憶性保護,這是針對蘇州城鄉一體化發展中急需抓緊做好搶救與保存工作的重要舉措。

    對于搶救性保護,《條例》特別明確了要鼓勵并扶持年輕人特別是外地年輕人學習、繼承具有蘇州特色的傳統美術、傳統技藝類非遺項目,達到一定水平的,要在戶籍準入等方面開設“綠色通道”。除此之外,對于傳承后繼乏人的問題,《條例》還明確了要“鼓勵普通高等院校、職業技術院校通過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專業、傳承班,以及與相關單位聯合辦學、辦班等途徑,培養專門人才。鼓勵有條件的院校采取減免學費或者給予助學金、獎學金等措施,資助學生學習傳統技藝”。

    對于非遺原材料保護的問題,《條例》規定:“市、縣級市(區)和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密切相關的珍稀礦產、動物、植物等天然原材料的保護。”并明確“保護單位和代表性傳承人有權優先利用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密切相關的天然原材料”。同時,也鼓勵通過多種途徑解決原材料問題。為保護傳統蠶桑絲織業的生態鏈,蘇州市吳江區已經在城鄉一體化規劃中落實要保留或復植桑園1.1萬畝。

    對于傳統美術、傳統技藝項目實施生產性保護的問題,《條例》明確:“對存續狀態較好、有一定的消費群體,具有市場潛力和發展優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有效傳承其核心技藝和文化內涵的前提下,通過培育和開發市場、完善和創新產品或者服務等形式,實施生產性保護。”并要求:“市、縣級市(區)和鎮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生產性保護項目現狀、市場情況,制定扶持政策,積極發揮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作用。”蘇州的傳統美術、傳統技藝類項目優勢突出,全國工藝美術十一大類中,蘇州就擁有十大類3000多個品種,涉及生產實踐和生活需求的各個領域,“蘇工”、“蘇作”享有盛譽。

    因地制宜實施“區域性整體保護”

    《條例》將“區域性整體保護”列為蘇州市非遺分類保護的重要舉措之一,“市、縣級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對實施區域性整體保護的特定區域,設立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的文化生態保護區,并逐步建立文化生態保護扶持機制。”這其中主要涉及了兩個層面的內容。

    首先,從立法層面提出要對“非遺傳統村鎮”加以保護。在《蘇州市城鄉發展一體化綜合改革試點三年實施計劃(2014-2016年)》中已明確:“設立3至5個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的文化生態保護區,申報建設1至2個江蘇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目前,有條件的張家港沙上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和吳江江南水鄉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等已經在進行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申報工作。

    其次,提出了要“逐步建立文化生態保護扶持機制”。《蘇州市生態保護補償條例》也已于去年1月1日起與《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同時施行。《蘇州市生態保護補償條例》對自然生態保護的補償方式、對象、資金統籌和使用程序等都作了明確規定。這兩個條例的同時施行,就為進一步建立文化生態保護的扶持機制打下了良好基礎。

    在對非遺進行立法保護的同時,蘇州市委、市政府于2013年啟動了“有效保護‘四個百萬畝’工程”,明確了“四個百萬畝”的具體目標:規劃保護百萬畝優質糧油工程、百萬畝高效園藝工程、百萬畝特種水產工程和百萬畝生態林地工程,總面積不低于410.56萬畝。這一舉措,旨在為后代留下廣闊的發展空間,以持久展現江南“魚米之鄉”風貌,同時也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區域性整體保護”保留了一定的資源空間。吳中區甪直鎮已經著手依托25平方公里的澄湖科技生態農業示范園(特別是3500畝水生蔬菜基地核心區),規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江南水鄉婦女服飾項目的就近留存。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