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孔德
層層疊疊的吊腳樓、沿著山路蜿蜒的壯美建筑,這里是中國歷史上苗族5次大遷徙的聚居地——西江鎮千戶苗寨。千戶苗寨位于貴州省雷山縣,寨內家家相連,戶戶緊挨,苗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5%。
千戶苗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為中國獨有、世界獨存的苗族最大聚居地。1000多戶苗家傳統吊腳木樓依山而建,氣勢恢宏。寨內豐富的生態資源和深厚的苗族文化珠聯璧合,旖旎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苗族風情交相輝映。1999年,千戶苗寨被列為貴州省重點保護與建設民族村鎮;2005年,中國民族博物館西江千戶苗寨館掛牌,苗族村寨博物館建立。2006年以來,西江苗族刺繡、苗族銀飾鍛制技藝、苗族古歌和苗族吊腳樓營造技藝等先后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雷山縣政府出資成立了千戶苗寨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把千戶苗寨旅游進一步推向市場,2012年,該公司被文化部評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千戶苗寨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文化部副主管莫世海認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這個稱號對他們來說,意味著要讓更多游客來到千戶苗寨了解民族文化,觀賞、體驗民族文化。“作為一個旅游景區,沒有文化的支撐,旅游得不到更好地發展。”莫世海說。
在經營千戶苗寨景區過程中,千戶苗寨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秉承保護和傳承苗族文化這一理念,在原有龐大的依山而建的吊腳樓群風格基礎上,融入苗族圖騰、百姓生產生活場景多元素的工藝雕刻,使每個新建設項目和改造包裝項目都與原有的風貌融為一體。
值得一提的是,在千戶苗寨旅游,還能參加非遺體驗活動,內容有苗族接待賓客的最高禮儀——寨佬迎賓儀式、苗族即興飛歌、苗族刺繡展示、原生態蘆笙舞、“鳥王大比拼”和雄雞爭霸賽、“十里飄香”釀米酒展示、苗族銀飾技藝展示、青藝術蠟染、千年神秘祭鼓等體驗活動,夜間還有《美麗西江》的專場演出。據了解,2014年,千戶苗寨景區共接待游客272.56萬人次,同比增長41.9%;旅游綜合收入達21.36億元,同比增長42.7%。
莫世海說,雖然在非遺保護中他們已取得一定成績,但面對傳統技藝和文化傳承,最大困難是經濟力量后勁不足,傳承經費薄弱,未能解決文化傳承人的后顧之憂。“很多文化傳承人都已老齡化,但目前在非遺保護上我們只能維持現狀。除此之外,還有傳統的釀酒技藝、紡織技藝、編織技藝、繪畫技藝等項目應當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將其納入非遺保護名錄,給予一定的經費補助用于傳承和培訓。”
對于這些困難,千戶苗寨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想出了從景區門票收入中提取18%用于設立民族文化保護和獎勵資金的辦法,以此激發群眾參與景區建設管理的積極性,使老百姓的民族文化保護意識得到增強,現在千戶苗寨的民族文化保護氛圍已由“要我保護”轉變到“我要保護”。
隨著旅游的發展不斷升級,今年千戶苗寨文化旅游公司將在“深度體驗”方面作“文章”,將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深度體驗活動,以發展當地的苗族風情旅游體驗、生態農業觀光旅游體驗、自然田園風光旅游體驗為重點,集生態觀光、互動體驗、娛樂、旅游、休閑、度假于一體的旅游景區,把觀光旅游轉化為非遺和民風民俗相結合的體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