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南昌5月7日電 記者胡曉軍7日從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江西考古工作者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日前在該省安義縣發現了多處中更新世晚期古人類活動遺址,采集到多件具有明顯打制痕跡的石制品,將江西境內古人類活動的時間由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推前至10多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
據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介紹,江西地區的舊石器時代考古一直比較薄弱。20世紀在樂平涌山洞和萍鄉宣風洞發現的晚更新世洞穴,出土了一批打制石器和動物化石;1991年,又在潦河流域安義縣的二級階地上發現過三處打制石器地點。經考證,這些地點的地質年代均在距今5萬年前后。此次在安義縣多處中更新世晚期古人類活動遺址發現的打制石器,均處在潦河南岸的三級階地上,專家認為,這批石器的地質年代應該早于20世紀的發現,其年代可能在距今10多萬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