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浙江溫嶺市扎實推進非遺保護工作 守望傳統 留住鄉愁

2015/6/8 17:40:11 點擊數: 【字體:


浙江溫嶺市扎實推進非遺保護工作 守望傳統 留住鄉愁

《溫嶺洞房經》參加2013年臺州文化禮堂禮儀大賽獲一等獎  陳海旭 攝

浙江溫嶺市扎實推進非遺保護工作 守望傳統 留住鄉愁
 
 溫嶺舉辦草帽編織大賽   黃曉慧 攝

 

    邵銀燕

    傳統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和根脈。近年來,被譽為“曙光首照地,東海好望角”的浙江省溫嶺市,不斷加快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步伐,通過挖掘價值、融入保護、教育普及等方法,扎實推進非遺在社會、農村、校園保護的進程,取得了明顯成效。

    挖掘傳播非遺,彰顯本土文化魅力

    2004年至2008年,溫嶺市先后進行了民族民間藝術資源普查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共普查出非遺項目千余項。截至2014年底,共擁有國家級項目2項,省級10項,臺州市級37項,溫嶺市級138項。代表性傳承人國家級1人,省級3人,臺州市級9人,溫嶺市級63人;省級各類非遺基地6個。

    出版非遺書籍,廣泛傳播本土文化成果。溫嶺市在完成普查匯編的基礎上,2012年完成了《溫嶺記憶——溫嶺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介紹》、《溫嶺民間文學》、《溫嶺民間音樂》、《溫嶺民間工藝美術與傳統技藝》四本普查系列叢書以及《溫嶺大奏鼓》的編寫和出版工作;2015年即將完成出版《溫嶺方言俗語》、《溫嶺民間習俗》和《石塘七夕習俗》,既分門別類又全方位地展示了溫嶺非遺精髓,填補了該方面的空白,為溫嶺本土文化留下了寶貴財富,在臺州各縣(市)中名列前茅。

    憑借平臺載體,大力宣傳本土文化業績。目前,全市各鎮(街道)共建有石文化博物館、草編工藝展示館、王氏大花燈展示館等傳統文化專題館和綜合館13個。2014年,溫嶺市文化部門通過和企業合作,在千禧陽光文化創意園區建立了350平方米的溫嶺市非遺展示館,展陳宣傳了臺州市級以上非遺項目。同時,通過網站、微信、刊物等平臺,宣傳展示溫嶺市非遺的保護工作成果,并通過微信有獎活動、《溫嶺日報》“太平遺韻”專題欄目等,擴大了溫嶺非遺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加強宣傳展示,努力弘揚本土文化。近年來,國家級非遺項目大奏鼓參加省級表演10余次,根據大奏鼓創編的舞蹈類節目相繼獲省級金獎5個、銀獎3個。從2013年開始,溫嶺組織一年一度的文博會,其中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傳統食品加工等成為溫嶺傳統文化展示的新亮點,受到市民好評。近年來,溫嶺海洋剪紙群體在國內大賽中頻頻獲獎,彰顯了溫嶺非遺的影響力。2014年,溫嶺市的8件非遺作品參加“中國夢想·美麗浙江”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手工藝主題創作展,其中草編和根雕作品分別獲得二等獎、三等獎。非遺傳承人陳祥來入選文化部、財政部主辦的文化產業創意人才扶持計劃,作品獲優秀創意獎。

    融入保護非遺,打造美麗鄉村

    2013年以來,溫嶺市積極抓好“區域、禮堂、項目”三個重點,通過“整體化保護、基地化建設、示范化傳承”三種手段,積極助推美麗鄉村建設。2015年,被臺州市推薦參加第三屆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現場會進行典型經驗交流。

    從區域特色著眼,注重鄉村非遺整體化保護。石塘鎮是浙江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擁有2個國家級、3個省級、12個地市級非遺項目,具有閩南和本地等多種文化形態,是溫嶺傳統文化中一筆寶貴的財富。2014年,溫嶺市文廣新局委托浙江師范大學非遺研究基地完成了《石塘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標志著溫嶺市非遺保護已經從靜態、單體保護時代走入動態、整體保護階段。同時,溫嶺市還重點扶持臺州民間藝術之鄉——石橋頭鎮,積極幫助上王村打造王氏花燈展示館和鄉土文化教育基地,幫助中扇村建立燈彩展示長廊,幫助后臺門村強化八蠻燈舞傳承活動,通過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傳統特色文化挖掘,將該區域建設成美麗鄉村人文風景線。2013年,溫嶺市還積極承辦浙江省傳統七夕體驗活動和浙江省傳統節日保護發展座談會,石塘鎮“石塘七夕習俗”、澤國鎮“澤國三月三迎神賽會”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級傳統節日保護基地名單。

    從禮堂資源著手,注重鄉村非遺基地化建設。自浙江省文化禮堂啟動建設以來,溫嶺市共建成并驗收合格42個文化禮堂。溫嶺市文廣新局在文化禮堂建設中,突出做好歷史、傳統、民俗、特色文化的融入,還通過“基地簽約傳承”方式扶持發展當地傳統文化,下撥資金38萬元,共提升、培育、對接11個文化禮堂。如在里箬村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景區(民俗旅游村) 建立了“百年鼓舞”“七夕祈福”“海洋花開”三個非遺專題展示廳,于春節期間開放并舉辦傳承活動,每天參觀人數超過千人。城南鎮江綰恢復舉辦了隆重的孔廟祭祀儀式,溫嶠琛山文化禮堂專門編排了非遺節目并巡回演出,塢根坑潘文化禮堂擴大了灰雕培訓項目,石橋頭中扇文化禮堂建立了燈彩展示長廊。目前,國家級非遺項目石塘七夕習俗(小人節)傳統節日祭祀祈福儀式、省級非遺《溫嶺洞房經》也正著手在文化禮堂中予以挖掘恢復,為文化禮堂營造傳統文化生態化環境奠定了基礎。

    從重點項目著力,注重鄉村非遺示范化傳承。溫嶺通過抓團隊、抓演出培養國家級項目。在大奏鼓發源地里箬村,利用休漁期培養原生態團隊。2014年,該團隊先后在村部所在地或附近海灘廣場舉辦大奏鼓表演活動6場,先后登上溫嶺市文化遺產日、傳統文化展演等舞臺。同年,溫嶺市還在石塘鎮蒼岙村舉辦了“百年鼓舞·傳承夢想”大奏鼓展演,157位演員分別代表各基地,展示大奏鼓傳承成效,吸引千余名群眾前來觀賞。其次,溫嶺市通過制定規劃,科學合理有序保護省級項目。2013年制定了8個省級項目五年保護規劃,兩年來共劃撥專項資金28萬元,先后拍攝了系列專題片在各級電視臺播放,制作發放了《太平遺韻》手冊,制作展板巡回展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目前,三月三廟會恢復了傳統的天皇花鼓表演;草編帽技藝300個編織者成功挑戰大世界基尼斯紀錄,并建立了草編帽展示館,和學校合作編寫了校園教材;《溫嶺洞房經》2013年獲臺州市第八屆農民文化節民俗表演一等獎;王氏花燈2015年元宵又一次精彩亮相。

    教育傳承非遺,培育家鄉人文情懷

    近年來,溫嶺市文化和教育部門不斷聯合開展非遺教育傳承活動,共建立了省級非遺教學傳承基地1個、臺州市級非遺教學傳承基地7個。2013年,溫嶺市文保中心被評為浙江省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普及活動先進集體。

    通過簽約校園傳承基地,順利開展非遺傳承工作。2012年3月,在溫嶺市職業技校舉行了“溫嶺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揭牌儀式,通過努力,該校順利升級為省級非遺教學傳承基地。近年來,溫嶺市以簽約傳承基地為抓手,順利開展重點項目的教學傳承,和市職技校簽訂了“大奏鼓”“民間鑼鼓”“溫嶺道情”“排街”“灘簧”5個項目傳承協議,和太平職業高中、職業中專、石塘小學、技工學校分別簽訂了“灘簧”“藍印花布”“根雕”等項目傳承協議,均順利完成工作目標。

    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熱愛非遺的良好氛圍。“文化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已經成為溫嶺文化活動品牌。2012年至今,溫嶺先后舉辦了剪紙與米塑技藝傳承活動、溫嶺中小學生零距離體驗歷史文化遺產系列活動、文化遺產日展演、溫嶺市中小學生民間故事大賽等系列活動。特別是2014年春節期間,溫嶺文化、教育部門和千禧陽光聯合舉辦的“指尖上的春節”學生體驗傳統年俗活動,與同時舉辦的中小學生尋訪溫嶺民間年俗攝影展活動,受到學生和家長的熱烈歡迎。

    通過宣傳激勵機制,激發非遺共享共建的熱情。近年來,溫嶺市文化和教育部門開展了良好的溝通和合作,為傳統文化的共享共建帶來了良好的前景。2015年文化遺產日,溫嶺市文化、教育部門將繼續攜手舉辦校園非遺傳承大賽,通過激勵機制,讓傳承人進校園面對面輔導學生表演,和學校老師共同進行編創,屆時,傳承和創新將成為大賽的新亮點。同時,溫嶺市還將開展非遺校本教材評比,以實現非遺教育在校園的長效深入。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