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省文物局、菏澤市政府召開菏澤沉船考古成果鑒定暨新聞發布會,公布重大考古成果——今年9月在菏澤一工地發現古代沉船,考古人員對其進行清理時發現包括3件元代青花瓷器在內的共計110余件重要文物。
省文化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謝治秀表示,“我們將把這次沉船考古的成果申報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現在來看很有希望。如果申報成功,山東獲得的全國十大考古發現成果將達到16項。”
記者在菏澤國貿中心工程建設工地的沉船及文物發現地看到,該沉船為一木質內河船,由于保存環境不同,船的左側木質基本腐朽,底部及右側保存基本完好,專家認為可以復原。船體殘長21米,寬4.82米,高1.8米,除去船頭、船尾獨立船艙之外,共分為10個船艙,大小不等,寬在1.3-1.8米之間。該船所用木料主要為柏木和楸木。
9月17日發現沉船后,考古部門緊急介入,陸續在沉船內及周圍發現出土文物110余件,其中包括陶器、瓷器、漆器、玉石、金飾等主要類別。元代青花龍紋梅瓶、鈞窯影青釉杯盞等,以及包括景德鎮、龍泉窯、鈞窯、磁州窯、哥窯等五六個著名瓷系瓷器的面世,震驚世人。專家認為,本次發現的文物規格極高,在國內十分罕見。
菏澤沉船為研究元代木船形制以及制作工藝提供了實物標準,它的發現,對于研究當地漕運史、河運交通等有重要意義。沉船所攜帶的高等級文物,對于今人研究元代上層社會文化生活和社會習俗意義重大。
菏澤擬在該市博物館內建設恒溫恒濕庫房,將復原后的沉船進行完整展示。
山東省文物總店總經理、研究員宋瑋分析,“本次出土的元青花梅瓶為龍紋,六層紋飾,畫工精絕,應是元代官窯為皇帝制作的。如果一點沒破,市場價絕對在3億元以上,這個梅瓶口部有點小崩,器身有裂紋,市場價應在1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