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濰坊文化遺產在保護與利用中“活起來”

2016/2/19 9:53:17 點擊數: 【字體:

  2月14日,記者從濰坊市文物局獲悉,2015年,我市文博事業全面開花,多項工作實現新突破。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獲批31處,目前總數達到159處;我市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全市登錄藏品突破48.8萬件(套);全市24家博物館運行良好。同時,“濰坊三代古國”、“濰坊與絲綢之路”、“近現代濰坊中西文化交流”等15個課題研究全部啟動。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增至159處
 
  2015年,我市田野文物保護工作取得突破,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獲批31處,目前總數達到159處,位居全省前列。2015年度,我市15個項目爭取國家、省級專項資金7518萬元,是2014年度的2倍還多,用于田野文物的保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山東省文物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研究制定了《濰坊市文物保護條例》,目前已形成草案,并已按程序上報。從制度上有效保障了文物保護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文物安全問題是文物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市定期對重點文保單位進行拉網式安全大檢查,同時實行部門聯動,加大打擊盜挖文物違法犯罪行為,先后聯合公安、文化執法等部門開展專項行動30多次,有力震懾了不法分子。
 
  為了探索文物保護長效機制,我市狠抓文物保護員制度建設,全年新增野外文物保護員500多人。同時,坊子德日建筑群“坊子豎坑”片區建筑保護維修、十笏園古建筑群維修一期和二期工程、青州云門山和駝山石窟安防工程等多項文物保護項目順利完成。
 
  同時,“鄉村記憶工程”的開展有了成效。我市通過由縣市區調查上報,市局現場復核的形式,按照省文物局時間進度要求,共上報鄉村記憶點51處。2015年5月省文物局公布《關于公布第一批“鄉村記憶”工程文化遺產名單的通知》,濰坊市獲批23處,總量位列全省第5位。
 
  全市藏品登錄數量位列全省第二
 
  2015年,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全面開展,全市各級文博工作者按照普查工作要求,采取“清庫清查”、“一物一號”、“逐件采集登錄”的方式進行,通過一年的努力,我市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2015年底,全市51家收藏單位全部完成網上平臺登錄工作,全市目前共登錄藏品48.8萬件(套),且普查出較多精品文物,不僅是量的跨越,更有質的提高,我市文物藏品已登錄數量位居全省第2位。山東臨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館館長衣同娟也因工作突出被國家文物局授予“普查之星”稱號。
 
  十五個濰坊文化學術課題啟動
 
  文博學術研究是我市文博工作的重點,2015年,市文廣新局牽頭組織《濰水文化研究》重點課題,計劃用2-3年時間,重點對“濰坊三代古國、濰坊與絲綢之路、濰坊經學、濰坊佛教造像、近現代濰坊中西文化交流”等15個課題展開研究,目前,所有課題都已啟動。
 
  我市文博系統工作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目前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承擔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1項,與浙江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西北大學、中國美院合作研究4項,全年共發表論文100余篇。
 
  在開展文物保護具體工作的同時,文物宣傳也是提高文物保護和利用的重要途徑。2015年,利用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世界博物館日、中國文化遺產日、重大節慶等節點平臺,組織各類媒體深入做好宣傳推廣工作,發表專題報道220余篇,并在《中國文物報》“我是國寶”欄目中專題報道濰坊地區館藏精品文物3篇。同時,利用政務信息、微信、微博等方式全方位宣傳《文物保護法》、《博物館條例》《山東省文物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典型案例,對文物保護知識的宣傳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增強了市民的文物保護意識。
 
  二十四家博物館 實現市縣全覆蓋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歷史文化積淀的集中體現,我市博物館運行服務水平在去年獲得新提升。至此濰坊全面實現市縣均有綜合性地志博物館的目標。
 
  截至目前,濰坊市共有24家博物館,其中國有博物館(紀念館)14家,包含國家一級博物館1家,二級博物館2家,三級博物館1家。國家一級博物館——青州市博物館被評為山東省“十佳博物館”。在二、三級博物館運行評估中,山東臨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獲得三級博物館優秀等次。
 
  我市充分利用各類博物館、紀念館等館舍舉辦常設展覽、臨時展覽并主動引進外展、輸出大型展覽,做到了“讓館藏文物活起來”。2015年我市博物館開設了豐富多彩的展覽,各級各類博物館常設展覽達到65個,臨展150個,引進大型精品展覽3個,輸出大型展覽3個,參加外展3個,參觀觀眾超過300萬人。其中,濰坊市博物館引進的浙江省博吳昌碩藝術成就展,短短一個月時間,觀眾就超過10萬人。各類展覽的舉辦,讓越來越多的群眾有興趣走進博物館。同時,我市組織各級各類博物館進學校、進社區、進村莊、進部隊等共110余次,直接觀眾達到150萬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非國有博物館建設取得新突破,我市研究制定《濰坊市關于促進非國有博物館事業發展的意見》,目前正在按法制審查程序待政府批準后公布,并做好非國有博物館的運營和登記備案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在省文物局備案的非國有博物館達到10家,其中,2015年新登記備案9家,除濰坊禹王臺博物館、安丘世德古籍博物館、濰坊元善堂木雕文化博物館正在裝修展廳、濰坊市坊子新方炭礦博物館遺址部分收取門票外,其他博物館均已常年免費對外開放。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濰坊晚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