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事業促使我們更深入地思考中國文化的特點和價值,更珍惜也更注重弘揚民族文化的意義,藉此激活傳統文化的活力,以文化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和全球影響力。”5月11日,首屆中國世界遺產(福州)高峰論壇執委會主席、組委會秘書長曾海洪在福州作上述表示。
組委會介紹,由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中國世界遺產高峰論壇組委會主辦的首屆中國世界遺產(福州)高峰論壇以“世界遺產·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為主題,將于8月11日至15日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此次論壇中心會議區域2340平方米,設“一帶一路”世界遺產文化論壇,海峽兩岸世界遺產文化論壇,文化可持續發展論壇,世界遺產·佛教文化論壇等分論壇。同期還將舉辦首屆中國世界遺產主題文化博覽會。屆時,將匯聚國內外逾千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文化品牌企業、頂級傳統藝術作品、藝術大師集中宣傳展示。
發布會現場,還設立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頂級傳統藝術作品、藝術大師集中宣傳展示區,吸引參會人士觀展。
攜帶壽山石雕薄意作品前來參展的福州壽山石雕刻家王均稱,自己的薄意作品完成后可以做成拓片,拓片上面再題寫傳統書法,蓋上篆刻印章,就把這件作品美學思想充分表達出來。“希望今后能借助‘一帶一路’,讓傳統的壽山石雕刻作品走向世界。”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孫建興表示,建盞是漢族傳統名瓷,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宋代已由留學中國的日本僧人帶回國而傳到國外。“建盞與茶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希望與全球茶人共享。”孫建興稱。
“今年,‘福建鼓浪嶼’和‘?煽晌骼’正式申遺,中國有望成為全球第一世界遺產大國。三十多年來,世界遺產事業構成了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精彩側面,也構成了當代中國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一個精彩側面。”曾海洪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