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汕頭2月13日電 題:廣東潮汕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受青睞
作者 李怡青 李仰
潮汕地區擁有別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記者13日來到汕頭市文化館,發現一場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展示活動已在蛇年新春別開生面地拉開序幕。
這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何漢林、賴乙寧、陳雁淑、許少雄正嫻熟地展示國家級名錄項目木雕、瓶內畫、潮陽民間剪紙和大寮嵌瓷的精妙技藝,贏來了市民陣陣掌聲。
“雖然知道潮汕的剪紙很有名,但平時只有在電視上看到這些表演,真正現場觀看還是頭一回”。看剪紙表演的林霖先生正在給女兒講解各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歷史和獨特魅力。他告訴記者,“知道可以近距離接觸這些潮汕地區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潮汕特色技藝,特意帶女兒來參觀,想讓孩子感受下民俗文化魅力。”
“真希望自己也擁有這么一雙巧手,看得我都舍不得眨下眼。”陳曉***看著潮陽民間剪紙向記者贊嘆潮汕民俗文化太有魅力了,如果明年還舉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我一定還過來感受這獨特的文化氛圍。
潮汕入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技藝展吸引了不少外地和國外朋友,來自加拿大的朱莉女士興奮豎起大拇指對記者說:“太神奇了1而春節留在汕頭的湖北籍外來工張金先生正舉著相機留影。
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功夫茶愛好者正交流潮汕韻味的功夫茶,而潮式月餅制作技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劉維雄親手制作了200多塊朥餅贈送參觀者品嘗。
“以往我們的春節聚會都會去***唱歌,今年聽說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技藝展演便一起過來”,一群90后大學生結伴前來參觀展示活動。
潮汕非物質文化遺產兼具深厚傳統優勢和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態,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33項,其中9項入選國家級名錄,21項入選省級名錄。
其中,潮州木雕繼承中國傳統木雕雕刻技藝,在長期發展中,吸取了石刻、繪畫、泥塑以及潮劇等各種民間藝術的長處,融匯成獨特風格,是中國雕塑藝術中獨樹一幟的流派。上個世紀80年代是汕頭瓶內畫發展的鼎盛時期,當年的汕頭工藝美術研究所共40多人從事瓶內畫的研究創作。汕頭潮陽剪紙的興起與遷居此地的中原人有關,潮陽民間剪紙這一藝術是由中原人南遷之后帶來的,并與潮陽的民俗相結合存在、發展。2006年在上海世博會亮相的潮汕傳統藝術中,剪紙大展風華,其中剪紙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功夫茶并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源于宋代,在潮汕地區一帶最為盛行,是唐、宋品茶藝術的承襲和發展。潮汕人喜歡以茶會友,在細品慢酌、談笑風生中,加深了感情。品茶早已超越了簡單的解渴的目的,它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容。
飽經歷史風雨洗禮而又鮮活如新的潮汕非物質文化遺產,猶如一顆顆璀璨的珍珠,閃爍著迷人的文化光芒。(原標題:廣東潮汕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受青睞)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13年0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