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唐山2月10日電(記者 白云水)每年大年初一,給先祖軒轅黃帝供位擺供品、上香,與族人作揖互致新春問候,是軒助民必做的第一件事。今年春節,他和同村300多位族人多了一個話題:何時恢復“軒轅”復姓,如何在當地發掘傳承黃帝文化。
軒助民是河北省遷安市軒坡子村村民。在這個地處燕山余脈、灤河岸邊的小山村,官方普查有古遺址200余處,證明遠在五六千年前的黃帝時代至少有18個氏族集團生活在這里,從事漁獵和農業生產。正是由于軒坡子村這個中國僅有的地緣和血緣相互認證的軒轅嫡系后裔,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不久前授予遷安市“中國軒轅黃帝姓氏文化之鄉”,并在此建立“中國軒轅黃帝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很長一段時間,這里的人并不知曉自己與中華民族先祖之一黃帝的關系。直到1972年,軒坡子村另一位村民、現在的村支書軒秀民,在村里挖出了一塊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的軒轅氏墓碑,后被北京大學等單位的專家考證為“中華民族姓氏祖庭有62姓起于遷安”。
80歲的軒江現如今是軒坡子村輩分最大的長者,近年身體不太好,但后輩族人紛紛作揖拜年還是令他高興。站在一旁的軒秀民說,當地軒姓人家,皆為簡化稱呼,但都是軒轅嫡裔。目前,全世界華人中僅有不足6萬個軒氏后裔。但在這個1400多人的村莊,軒氏一族超過300人,如此比例頗為罕見。
據軒秀民介紹,年前,該村族人向當地公安和民政部門申報恢復“軒轅村”名稱和軒轅姓氏以來,300多位軒氏族人都已向相關部門提交了個人身份證明和檔案。“政府有關部門準備年后正式啟動我們的申報工作。下一步,我們還準備把家譜好好整理一下,為我們的后代按家譜續寫輩分和名字。”
對于村莊的未來,軒助民和族人們滿懷期待。(原標題:河北黃帝嫡裔過節上香作揖 盼“軒轅”入百家姓)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13年0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