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進校園 年畫藝術走進高校
2013/3/5 17:58:3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昨天,《“義成永”年畫藝術文獻展實物、技藝與口述》在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此次展覽由天津美術學院主辦,天津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天津敦盛藝術發展有限公司、義成永畫店承辦,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中央美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中國藝術研究院民間美術研究中心、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作為支持單位。通過梳理義成永畫店的歷史、技藝與實物,觀眾得以一窺楊柳青年畫昔日的輝煌。
義成永畫店位于與楊柳青鎮年畫實力相當的南鄉三十六村中的南趙莊,在清朝光緒年間規模之大、產品之精馳名全國。上世紀90年代,楊柳青本地學者張茂之最早對“南鄉”畫業情況做了系統調查,稱“義成永畫店是南趙莊獨一無二的畫作坊”“從前過春節,北京城各大門樓貼的巨幅門神多是義成永畫作坊加工制作”。據介紹,此次展覽展出的畫板與墨線均為“義成永”畫店歷經劫難后保存下來的珍品,是“義成永”藏品的首次公開展示。此外,一些與“義成永”有關的其他部分實物資料也將同時展出。值得一提的是,對于技藝的探索是本次展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辦方在古版墨線以及日本藏“義成永”年畫的基礎上,以流傳于今的、不同時代的楊柳青年畫作品為參照,進行彩繪探索,以展示同一版樣的不同彩繪表現方式;口述的部分,則以年畫制作者、義成永畫店第六代傳人、九十高齡的楊立仁先生為主,并輔以“義成永”楊氏家族以及不同身份、年齡和職業的群眾口述實錄,以影像和文本的方式呈現。
本次展覽學術顧問之一、中央美院教授、著名年畫研究專家薄松年告訴記者:“在中國的民間傳統藝術中,年畫是重要的龍頭,而年畫的龍頭就是楊柳青年畫。它歷史悠久,有著精湛的技巧,義成永作為楊柳青年畫重要的畫作坊,在清末民初時極負盛名。如今,義成永和它所代表的年畫藝術已逐漸衰落,被人們淡忘。這次展覽對于重新挖掘和擴展人們對于楊柳青年畫的認識有很重要的作用。”
中央美院非遺研究中心主任喬曉光則認為,天津美院把瀕危的傳統藝術活態展示搬進校園,這種做法值得肯定和推廣:“今天,非遺保護已經成為我們常態化的工作,這次展覽也為未來如何進行非遺保護工作探索了一個新的方向。”
以個案展示呈現傳統藝術形式的現狀與傳承,中國藝術研究院民間美術研究中心主任王海霞認為,此次展覽是一次非常好的嘗試:“現在有很多展覽只是單一形態展品的展示,這次展覽與以往不同的是,它突出了個案研究,比如邀請一些知名的木版年畫藝人對年畫的制作工藝、形式特點進行口述并制作成視頻,這其中包含了很多有價值的信息,讓觀眾在觀看展覽時有了直觀的感受,這些都為國內以后的展覽提供了范本。”(原標題:非遺進校園 年畫藝術走進高校)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天津日報(201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