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遼寧義縣梢子棍:百年絕學后繼乏人 即將消失

2012/11/12 11:38:15 點擊數: 【字體:

 
    義縣梢子棍 即將消失的百年絕學

    少林寺十八棍僧救唐王,景陽岡武松打虎,使的都是哨棍。在遼寧義縣白廟子鄉五道屯村,今年79歲的劉清柏老人也擅長使“哨棍”,但他使的“哨棍”與少林寺的覺遠和尚和打虎英雄武松所使的哨棍有所不同,他的“哨棍”學名叫梢子棍,一頭長、一頭短,中間用鐵環相接,此棍一旦被劉清柏舞起來,虎虎生風,十步之內近不得人!

    陳老瑞闖關東招徒傳藝

    說起這梢子棍的來頭,還要從道光二十五年說起。道光二十五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剛剛結束,大清與番邦外夷簽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道光二十五年,洪秀全赴廣西傳教,驚天動地的太平天國起義正悄然醞釀中……

    因外邦入侵、民變不斷兼之無窮無盡的水旱災害,地少人多、糧食緊缺的山東一帶土匪橫行、響馬猖獗。為求自保,人人習武強身,各種武術流派一時薈萃齊魯大地,一代棍王陳老瑞,便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脫穎而出的。

    劉清柏說,他的這位山東籍祖師爺精通各種棍法,他自創的這套梢子棍術既有少林棍法的至剛至猛,亦兼糅雙節棍術閃轉騰挪的輕靈快變,可強身、可御敵、可單耍、可合練,看起來容易,學起來卻難,能練到“人棍合一、心到棍至”的境界更是難上加難。

    據說,要讓陳老瑞耍起這梢子棍來,看熱鬧的人必須站在十步開外,別說被棍子掃著,就是被棍風刮邊,臉蛋子都火辣辣的疼!陳老瑞使棍,身子攏于一處,精氣神卻貫穿四面八方,手一抬、棍一翹,鳥雀驚起,但見方圓十步之內身形閃動、棍影翻飛,忽然身兒縮緊、收棍凝立,四周無聲,樹巔一葉,輕輕飄落……

    練就一身武藝的陳老瑞也有妻兒老小,也要吃飯活命,故土難存活,他只得舉家踏上了背井離鄉的逃荒路。他一路北上,直到義縣五道屯,才停下了遷徙的步履。那時的遼東大地荒無人煙,白手起家何其艱難。當第一年秋糧打下來的時候,長期處于半饑餓狀態的一家人終于吃上了一頓飽飯,妻兒枯黃的面龐終于綻開了久違的笑顏,雖然心中鄉情難舍,但陳老瑞開始愛上了腳下這塊黑土地。

    農閑時放下鋤頭,他坐在自家的土坯房前曬太陽,冬日暖陽將他籠在一圈醉人的金輝里,他忽然覺得技癢難忍,又惦念起自己練了半輩子的武藝。一身絕學,就這么荒著、撂著?傳給誰?難道帶到墳墓里去?“招個徒弟吧。 ”他這么想。

    這時候,一個健壯硬實的小伙子推開他家的柴門,走得熱氣騰騰,腦門子冒著大汗,“就是他了。”陳老瑞腦海中突然蹦出了一個強烈的預感。這小伙子當初推開陳老瑞的柴門,其實只想討口水喝,卻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竟成了一派獨門武功的傳人。“天意! ”劉清柏吐出這樣兩個字,神思似乎回到了多年前那個蹊蹺的午后:房前曬太陽的陳老瑞,推門而入的小伙子,那人是他的曾祖劉瑞,是陳老瑞闖關東落戶遼寧義縣后,招的開山大弟子。

    12套梢子棍耍起來令人眼花繚亂

    作為梢子棍的第四代傳人,劉清柏的棍術是跟爺爺學的,他的父親也會。

    這梢子棍打一下算一番,搓槍桿不算,共有12個套路,套路里還夾小動作。梢子棍法有口訣,如“反封耳帶攪棍,雙封耳帶扎槍”,劉清柏邊說邊比劃,“單挫腿、雙挫腿是一下;架梁是一下;單封耳、雙封耳,往腦瓜子上打你,打耳朵上;反封耳,打下巴,然后掃腿……相當于現代武術的‘對練’!”有人問劉清柏,“您老練的那玩意,不就是‘雙節棍’嗎? ”聞此言,劉清柏連連搖頭,“要是雙節棍,我還顯擺啥?我練的這梢子棍,你看我這大棍和小棍之間,有3個環,一抖落,銜環帶響,練時左手握頭,右手握中央,看起來不難,可不會玩的,打起來顧得了上邊顧不了下邊,一下‘造’腦瓜子上! ”

    為了增強現場感,劉清柏找人對練。一開始是慢動作,感覺動作很簡單,等劉清柏將節拍稍一提速,頓時令人眼花繚亂。若對家棍法不純熟,比量幾下,當場就會露出破綻,或稍一分神,腦袋就得被敲出個大包來!

    劉清柏到老年,還經常拎著這梢子棍在地里轉悠。一次,倆賊偷花生,跑到劉清柏家地里摘了半宿,一人摘一袋子。劉清柏拎根梢子棒摸到他們跟前,這倆賊看見一兩眼冒光的老頭拎根奇形怪狀的棍子,當時嚇得“媽呀! ”一聲,扔下袋子踉蹌逃走。

    說起自己練了一輩子的梢子棍,劉清柏的敘述里感性成分居多,而讓義縣文化局的王占國老師講這棍術的發端來由,就顯得理性厚重了。

    王占國說,早期人們練棍為了防身健體,后來有些練棍人開始在廟會集市上打場子賣藝。特別是清末民初,有人把梢子棍和兩節棍編成了固定對打套路,表演時十分好看,受到人們喜愛,凡有喜慶集會祭祀等活動必請棍術藝人表演。在歷史的進程中,梢子棍慢慢演化成集武術、舞蹈于一體的一種民俗表演形式。

    1958年,義縣梢子棍曾參加過遼寧省、錦州市的民間文藝匯演,均獲獎勵。不過,這種棍術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曾一度被取締,但作為一種民間武術,梢子棍習練者從未間斷過練棍。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旅游產業的興起,在義縣老爺嶺、萬佛堂廟會上又出現了梢子棍表演,五道屯的梢子棍如今已被列為義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義縣白廟子鄉宣傳委員盧占山對梢子棍棍法頗有研究。盧占山介紹說,梢子棍用苦溜子(小雜木)作成,其中的長棍最好用柳樹樹梢最柔韌的部分作成,才能保持一定的彈性,打起來不易折斷,對打時會增加套路的魅力。義縣兩節棍和傳統意義上的兩節棍不同,傳統意義上的兩節棍兩節同等長短,而義縣的兩節棍一節長一節短,長節和短節中間有三個鐵環相連,表演時可用架、加、撥、掄等手法,棍忽長忽短,使武術動作顯得變幻莫測。表演有固定的12種套路,棍術的特點以勇猛、快速、多變見長,使用掄、戳、撩、點、架、撥等手法,要求表演者必須有一定的基本功,否則不能完成套路。12種套路分別由倒手舞花、左手舞花、右手舞花、左斜劈、右斜劈、右挑左挑、左掃、右掃、橫掃、左右直點等基本動作組成,令人眼花繚亂。

    梢子棍同時也是一種民間舞蹈形式,具備舞蹈的各種要素。借鑒大秧歌的表現形式,梢子棍做套路和走場也按一定節拍進行。

    梢子棍表演兩兩一組,可一組也可10組、20組,但動作必須整齊劃一。奏的樂器有鎖吶、大鼓、鐃鈸,和東北大秧歌是一樣的。

    回憶多年前的表演場面,劉清柏依舊記憶猶新:“一到廟會,旱船、竹馬、駱駝(人扎的駱駝)等表演就出場了。在廟會的墊場戲里,就包括梢子棍表演,打梢子棍的先下場,打完就靠邊了。梢子棍表演者不到場,廟會開不了場,純是義演,不收費。那時,每到4月13日廟會,當兵當將、扛活的,每年都得給假,都來湊個熱鬧。 ”

    作為梢子棍的正宗傳人和表演者,劉清柏當年威風得很,“我們那時上錦州會演,短衣衫、小打扮,繞邊沿打,腦袋上包白手巾,要10分鐘打完。直棍打腿,梢子棍打腦袋,奔要害,上盤、下盤全要照顧到。那要是十幾人對練起來,場子里就‘旋’起一股風,看客都直往后閃! ”

    傳承梢子棍,后繼乏人

    劉清柏說,梢子棍看著簡單,練熟可難,更令他憂慮的是,這棍法的傳人寥寥無幾,真正學成者更是少得可憐。“好玩的,我這梢子棍一天就學會,但打熟可不易。以前會玩這棍子的,能與我合練配合默契的對手有兩個,活到91歲,都去世了,還剩兩個83歲的,走道都費勁了,剩下學的,都是小孩子了。 ”

    學梢子棍的動作,首先要背熟套路口訣,才能避免誤傷。口訣是口口相傳的,沒有文字記載。過去,梢子棍法只傳給五道屯人,外屯不傳。如今,當地中青年的學徒有幾人,如1969年生人的趙雷、1970年生人的何海、1973年生人的劉軍,喜歡這棍法的人多集中在40歲到60歲這一區間,再年輕一點的學徒就很難找了。“現在孩子金貴,怕學這東西危險。另外,學梢子棍也帶不來啥效益,沒啥用,小姑娘也有學的,也就湊個熱鬧。”一想到梢子棍這獨門武學的暗淡前景,劉清柏不禁悲從中來。

    劉清柏一生清苦,小時學過裁縫,中青年時沒日沒夜地在地里干活,到了老年,又患了膀胱癌,動過大手術,膀胱切除后,腰間掛個尿袋子。劉清柏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劉井奎(61歲)、二兒子劉井存(50歲),都患了強直性脊柱炎,二兒子念書念到十七八歲,歇兩次學,以后就停學養病了,大兒子身體也不好,兩人都單身。

    如今,劉清柏家里一人分了一畝半地,父子三人分了約六畝地,種苞米、高粱、豆角、黃瓜,還養了11頭牛,也不用遛,不用放養,就拴在家里,“家里沒人走道兒,基本都躺在床上,賣牛,怕被牛販子給‘唬’嘍。”言及現狀,劉清柏挺無奈。

    風燭殘年屢遭磨難,換常人早就萎靡不振了,但劉清柏的血管里卻涌動著中國傳統武人的樂觀與剛強,尤其當他舞起那套家族世代相傳的梢子棍時,轉眼間,他就像換了個人似的,精干、利落、硬棒,兩眼放光,精氣神十足,鄉鄰紛紛感嘆:“這哪像一個患過癌癥、快80歲的人呢?! ” □張松(原標題:遼寧義縣梢子棍:百年絕學后繼乏人 即將消失)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遼沈晚報(2012-11-09)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