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長春3月13日電 (記者 ?李彥國)“甌駱風,八桂情——廣西民族歷史文化展”13日在吉林省長春市開展。創(chuàng)作于新石器時代、春秋戰(zhàn)國、西漢、東漢等歷史階段的118件甌駱族真品文物集中亮相,再現(xiàn)了幾千年前中國南方古老民族的風采。
春秋戰(zhàn)國至兩漢時期,中國江南以及嶺南各地居住著眾多越人,其支系繁多,統(tǒng)稱“百越”。甌駱是南國邊陲西甌和駱越兩大百越支系的合稱,主要生活在今廣西西江中游及靈渠以南的桂江流域等地。經(jīng)演變,甌駱發(fā)展成為今天的壯、侗、布依、毛南、水等民族。
新石器時代的雙肩束腰玉石鏟、春秋時期的云紋羽紋銅編鐘、戰(zhàn)國時期的米字紋陶甕、西漢的歇山頂釉陶井、東漢的虎座陶燈....。.展出的118件甌駱族文物主要分為青銅器和陶器兩大類。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物館館長吳偉峰向記者介紹,這些在不同歷史時期挖掘出土的珍貴文物,有一部分是當時甌駱人的生產(chǎn)生活用具,另一部分則是墓葬用品。“從這些文物中我們可以清晰地體會到甌駱人的文化特點和生活習俗。”
在眾多展品中,一組創(chuàng)作于春秋至兩漢時期的大號銅鼓格外引人注目。“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北方人愿意用鼎來彰顯自身的地位,南方民族則喜好銅鼓。”吳偉峰介紹,能夠用珍貴的銅做成如此大的器物,反映了甌駱人的制作技術(shù),同時也說明他們當時非常富有。
展覽期間,將有專家給生活在東北地區(qū)的民眾做“廣西的銅鼓文化”專題講座,讓人們體驗不同民族的多元色彩。(原標題:甌駱文物亮相長春 再現(xiàn)中國南方古族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