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時尚的Page One三里屯書店
咖啡與書是一些實體書店必不可少的兩樣商品
依附藝術影院而生的北京庫布里克書店透著濃郁的文藝氣息
被媒體評為“世界20家最美書店”之一的北京蒲蒲蘭繪本館是一家專門針對兒童的書店,也是日本兒童專業(yè)出版社白楊社在中國開設的第一家兒童書店。
記者近日在位于北京建外SOHO的蒲蒲蘭繪本館內看到,店內所經營的繪本圖書除中文簡體外,還包括英文、法文、日文、中文繁體等各種文字的圖書。與傳統(tǒng)書店不同,蒲蒲蘭繪本館裝潢異常精致,宛如夢幻中的時空隧道和宇宙飛船。置身其間,如同徜徉在夢境之中。
除了售賣兒童繪本外,蒲蒲蘭還在店里開展故事會、手偶戲、皮影戲、兒童劇等各種與早期閱讀相關的繪本延伸活動和文化沙龍,定期為讀者提供有關早期閱讀方面的前沿信息。店長陶子告訴記者,蒲蒲蘭繪本館的優(yōu)勢是能為孩子們提供可感知的兒童精神樂園,孩子們喜歡什么書,只有到了現(xiàn)場才知道。
北京庫布里克(Kubrick)書店是一家依附藝術影院而生、文藝范兒十足的書店,它坐落在當代MOMA百老匯電影中心旁邊。電影、圖書、咖啡三元素的結合讓這家書店實現(xiàn)了從視覺、聽覺到味覺的跨界。針對藝術影院的受眾,庫布里克的書籍以文化藝術類為主,涉及文學、藝術、設計等。除此之外,庫布里克還是國內唯一出售正版電影海報的書店。店內的一些文化精品,如香港插畫師B.wing的書、明信片、手工藝術品也深受讀者喜愛。最值得一提的是庫布里克書店的環(huán)境,造型別致的沙發(fā)、古樸的圓桌、布滿電影海報的墻壁,每個角落都別具匠心。隨手翻開一本書,整個時光都變慢了、人心變靜了。書店經理小飛告訴記者:“網(wǎng)上買書是一件十分孤獨的事情,來庫布里克書店可以實現(xiàn)與一本心儀新書的邂逅,與一群有相同愛好的人的偶遇。”
位于北京光華路附近的北京時尚廊藝術書店是時尚傳媒集團傾力打造的時尚平臺,主營藝術設計類的圖書,目標讀者鎖定為白領和使館區(qū)的外籍人士。書店的另一大特色是我國港臺地區(qū)和國外的原版書,這些圖書約占到圖書總量的70%。時尚廊的室內設計出自國外著名設計大師之手。“我們只經營有品質的書,店里的很多圖書是顧客在其他地方買不到的。”時尚廊書店店長說。
雨楓書店是一家會員制的女性專營書店,不僅展售的圖書都是女性主題的,其在店堂布置、顧客服務等方面也處處顯露出溫馨婉約的女性氣質。小小巧巧的店門,白色圍欄,足夠書卷氣的招牌,店內是賢淑的紫色調,足夠柔軟和精細的布置,透著濃郁的女人味兒。雨楓書店還設有兒童閱讀空間,媽媽們可以帶寶貝兒一起來。紫色的墊子上,有隨意橫斜的毛絨玩具和可愛的書供孩子們享用。書店里還有一個小型電影放映室,周末會放映一些懷舊或小清新的電影。“再好的夢想也要生存。我們書店實行獨特的會員制,會員可以將書借回家讀,也可以在店里的會員閱讀區(qū)讀,新書、舊書、館藏書,甚至沒有開封的書,都可以借。‘讓腳步停留,讓心行走’是書店的精神主旨。”雨楓書店負責人告訴記者。
“不埋沒一本好書,不錯過一個愛書人”是北京七樓書店的宗旨。七樓書店隸屬于中國圖書網(wǎng),在海淀成府路郵局大樓的頂層七樓,因此得名。七樓書店的特色是銷售相對低廉的原版書籍,每次舉辦淘書節(jié)的時候都是人滿為患,許多書18元一斤出售。書店除了供讀者們休息、閱讀、交流外,也偶爾舉辦讀書會、新書簽售等活動。七樓書店可以借閱原版圖書及繪本,繪本館每月都會舉行各種兒童讀書互動、兒童科學小實驗、親子講座等。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除了準確定位、特色經營外,實體書店已從過去單純賣書發(fā)展到如今“圖書+咖啡+創(chuàng)意產品”“圖書+講座+電影”等多元化經營模式,與其說它們是書店,不如說它們是文化會所、心靈驛站、精神瑜伽館或藝術文化創(chuàng)意空間。這些書店的轉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當前市場“叢林法則”下摸爬滾打總結出的生存之道。
單向街書店自2006年開業(yè)以來經歷多次搬遷,如今遷至朝陽大悅城四樓,成為集書店、咖啡、簡餐、創(chuàng)意產品于一體的體驗式書吧。店長武延平告訴記者:“單向街是一家面向精英閱讀階層的書店,書店有專人為讀者挑選有品質和思想內涵的好書,青春文學和網(wǎng)絡小說基本不會出現(xiàn)在這里。”此外,免費而高質量的“單向街·沙龍”也是這家書店的一大特色,每個周末,書店都會邀請有洞見的嘉賓與讀者分享他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作家梁曉聲、閻連科,導演賴聲川,畫家陳丹青,傳媒人洪晃、吳曉波、戴軍等,都曾在這里與讀者暢談文學、家園和理想。
除了這些售賣思想、傳播人文精神專著的學術書店外,許多書店如今已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書店了,而是一種多業(yè)態(tài)營造的閱讀體驗空間。北京時尚廊反對用“書店”這個詞去定義他們,因為在他們店里容納了很多元素,在多業(yè)態(tài)形式經營互動中實現(xiàn)發(fā)展和贏利。如今,書店采取“前書店、后休閑吧”的形式,還定期舉辦藝術展覽、各類演出、研討講座、主題派對等活動,復合式的經營理念成為時尚廊的一大特色。北京庫布里克書店也不斷在豆瓣網(wǎng)小站上發(fā)布各種講座、電影等信息,誠邀讀者前來體驗、品鑒、觀摩店內的新書和電影,為文藝青年和影迷提供網(wǎng)絡虛擬空間所不能給予的文化體驗和藝術氛圍。北京字里行間書店以其幽雅的環(huán)境、濃郁的咖啡,各式各樣的讀者見面會、新書發(fā)布會、文化沙龍吸引著它的粉絲,在實體書店慘淡經營的消息不斷傳來之際,這家連鎖書店卻用3年時間開了8家新店。位于西單新文化街的北京三味書屋書店在作家簽售、小型音樂會、中外民間文化交流方面為讀書人搭建了一個公共空間。如今,三味書屋成為許多中外游客到京必去的一處景點。
盡管網(wǎng)絡書店異軍突起,中小型書店在時代壓力下倒閉聲頻傳,但一些有著雄厚實力財團做依托的大規(guī)模連鎖經營書店和巨無霸式的跨國大型書城依然以強勢的姿態(tài)擴張并占據(jù)國內圖書銷售市場。
中信書店是近年來在書店大勢凋敝態(tài)勢下新崛起的品牌實業(yè)。針對高購買力群體的出行、工作、休閑需求,中信書店發(fā)展出來的三大類書店分別是分布在機場及高鐵站里的交通樞紐版書店、高端寫字樓里的商務版書店和大型商業(yè)綜合體里的城市休閑版書店。目前,中信書店在全國16個主要城市的機場里擁有130家店面;在北京的豪華商廈和寫字樓有7家分店,且每個店面都根據(jù)其所處的商業(yè)環(huán)境設置了1.0版本和2.0版本等不同的模式。此外,中信書店在圖書的選擇和陳列上也花了很多心思,機場書店以人文社科、時尚生活、旅游消費類圖書為主;寫字樓書店則偏重經濟類、企管類、職場勵志類的書刊以及八小時外的文學休閑類書刊。
中信書店負責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海東說,中信咖啡書店的戰(zhàn)略從創(chuàng)意到落地用了不到一年時間。為了應對網(wǎng)絡書店的沖擊,他們采取將書和咖啡相結合的經營模式,咖啡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道具,毛利率高,品質可控。“咖啡是第一步,最終將把中信書店做成國內的文化地標,以書為內核,聚合、發(fā)展周邊相關的文化消費,包括藝術品、文化沙龍,還有一些衍生的文化產品。”張海東說。
總部在新加坡的Page One是近年進軍中國圖書市場的一匹黑馬。早在30年前,Page One創(chuàng)始人就致力于傳播有價值的藝術、設計及文化創(chuàng)意,在我國香港和臺灣地區(qū)開設了多家零售書店。Page One在中國內地的業(yè)務蓬勃發(fā)展,在杭州和北京的國貿商城、酒仙橋頤堤港、三里屯設立了4家零售店。北京三里屯旗艦店不僅融書店、咖啡、餐廳、藝術商品于一體,還為崇尚簡約時尚知性的消費者帶來一種創(chuàng)新的生活方式和時尚體驗。Page One還預計明年1月在成都開設第5家分店。
Page One中國區(qū)總裁劉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整個公司在國內的業(yè)務還處于虧損狀態(tài),但今年達到持平應該沒問題。”在他看來,實體書店雖然面臨網(wǎng)絡書店的沖擊,但不會消亡,只是需要改變形態(tài)。Page One書店每家分店都有近7萬種圖書,其中英文原版及設計類圖書占60%,書店針對的是高端精英讀者群,所銷售的很多圖書網(wǎng)上書店都沒有。“許多民營書店資本不強大,缺乏品牌優(yōu)勢和資金優(yōu)勢,在品牌建立期就趕上網(wǎng)絡書店的沖擊,倒閉和關張是必然。Page One擁有強大的財團、悠久的品牌和資金實力,占據(jù)中國內地圖書市場我們還是充滿信心。”劉貴說。 (原標題:風雨飄搖中,它們在優(yōu)雅地生存——北京特色實體書店現(xiàn)狀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