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我們走進歷史文化名城大同。徐徐清風中,我們沿著文瀛湖生態保護區環湖路漫步,欣賞著拱橋、木棧道、觀景平臺、挑臺、生態鳥島和濕地,不禁心曠神怡。走在滿目青翠、依山傍水的小徑中,身邊形態各異的花草植物錯落有致,遠方現代化的城市建筑群依稀可見。誰會想到,這水草豐茂的智家堡公園曾經是污水橫流、垃圾如山、空氣難聞的大型垃圾棄置場,這江南水鄉一般的所在竟然是個典型生態脆弱區呢?
在古城大同的南城墻之上,我們領略到了國際汽車文化節的盛況,靚麗的車模與時尚名車、經典老爺車競相登臺,加上摩托車巡游、中國國際汽車模特大賽西北賽區比賽、中國(大同)國際汽車文化攝影大賽和五省市1:8燃油動力越野車邀請賽、飛艇和機器人互動表演、最前沿的汽車產業動態和技術等,在古老與現代的時空交錯中交相輝映,形成鮮明對比,給人以極強烈的視覺沖擊。
新中國成立以來,“煤都”大同以低廉的價格向全國貢獻了近30億噸煤炭,為國家的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現在,當地利用關閉廢棄的礦井建起了一座集煤炭歷史、工業遺跡、現代旅游、人文景觀和綠色礦山建設于一體的礦山公園——晉華宮國家礦山公園。循著昔日煤礦工人上班的道路,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選煤樓的南墻上,懸掛著建國以來的煤礦勞動模范、礦山標兵和后勤家屬的相片。我們乘井下專用車順著斜井下到百米深處的采煤掌子面,目睹了現代化采煤全過程和煤礦工人的辛勞,了解了很多有關煤炭的歷史與知識,眼界大開。
有人說:“地下文物看西安,地上古跡看大同。”來到大同絕不能錯過云岡石窟、華嚴寺和恒山懸空寺等舉世聞名的古跡。云岡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精雕細刻、氣勢恢宏。華嚴寺依據佛教的七大宗之一——華嚴宗的經典《華嚴經》修建而成,其建筑、塑像、壁畫、壁藏、藻井等,是我國遼代藝術的典范。恒山懸空寺,位于恒山金龍峽的半崖峭壁間,整座寺院上戴危崖,下臨深谷,樓閣懸空,巧奪天工。
大同之行讓我們在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財富中,看到了這個城市的新貌和日新月異的前進步伐。(原標題:古都大同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