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編織地毯材質的演變,后來出現了以真絲為原材料的地毯。絲織毯工序非常復雜,以打結方式編制。一般情況下,蠶繭中可用于編制毯子的蠶絲,僅僅占蠶繭蠶絲的1/3。蠶絲在使用前還需要合成小股,放入沸堿水中軟化30到40分鐘方能使用。
如此繁復的手工藝品,即使一個熟練的技工,一年半的時間僅能織起一塊2×3英尺500道(每平方英尺25萬個結)的真絲地毯;3年的時間也只能織成一塊1.2×1.5 英尺1000道(每平方英尺100萬個結)的真絲掛毯。
由于蠶絲細若毛發,每當編織高道數絲毯時,要用放大鏡方能完成。由于編織這樣的地毯很費眼睛。一般織工很難編織第二塊高道數絲毯。所以絲毯,素有“軟黃金”之稱。
南陽盛產蠶絲,絲毯聞名,手工制作,圖案以波斯、中式花色為主,在吸收中國傳統工藝和文化元素基礎上,曾編織出1000道高道超薄型絲毯。絲毯把古波斯和伊朗的紋樣藝術進行了組合,實現了單位平方內含結數量最高密度化,由此在德國漢諾威地毯博覽會上廣獲好評,被載入了1998年吉尼斯世界紀錄。
如今南陽的絲毯已經不再只是裝飾用品,那濃縮中國秀美河山、風景名勝的圖案所表達的不僅僅是圖案中傳達的文化,更體現了當代人的美好生活。(市場報 □馮帆)【原標題:南陽真絲地毯(商品史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