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南陽 >> 南陽工藝 >> 工藝賞析 >> 瀏覽南陽

烙出精彩人生——記民間烙畫藝術大師丁洪強

2014/6/10 13:28:19 點擊數(shù): 【字體:

烙出精彩人生——記民間烙畫藝術大師丁洪強
 
    烙畫又稱燙畫,火筆畫,是用火燒熱烙鐵在物體上熨出烙痕作畫。它源于西漢、盛于東漢,后由于連年災荒戰(zhàn)亂,曾一度失傳,直到清光緒三年,才被河南南陽的一名叫“趙星”的民間藝人重新發(fā)現(xiàn)整理,后經(jīng)輾傳,逐漸形成以河南、河北等地為代表地幾大派系。
 
    烙畫以前僅限于在木質(zhì)材料上烙繪,如:木板、樹皮、葫蘆等。畫面上自然產(chǎn)生不平的肌理變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色彩呈深、淺褐色乃至黑色。烙畫是用一種特制的鐵筆,在扇骨、梳篦、木制家具以及紙絹等上面烙制成的工藝畫。現(xiàn)代大膽采用宣紙、絲絹等材質(zhì),從而豐富了烙畫這一門藝術形式。

烙出精彩人生——記民間烙畫藝術大師丁洪強
    
   
    丁洪強便是這樣一位專攻烙畫技藝的民間工藝美術大師。他的工作室位于鄭州市區(qū)的一座小區(qū)里,室內(nèi)掛滿一幅又一幅的烙畫作品,宣紙烙畫、葫蘆烙畫、木板烙畫、絲絹烙畫……整間屋子充滿了濃郁的藝術氣息。在眾多的烙畫材料中,葫蘆烙畫是最早產(chǎn)生并傳播的。葫蘆烙畫有線條簡潔,自然,明快,流暢的特點,并且取材廣泛,人物、花鳥、禽獸、山水、書法等都能以烙畫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融匯各家畫派畫風為一體,精妙無比。葫蘆烙畫的表現(xiàn)力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色澤呈深淺褐色,古樸典雅,清新秀麗,別具一格。這也是這么多年丁洪強一直堅持在葫蘆上烙畫的原因。相對于葫蘆烙畫,宣紙烙畫可要難的多了,宣紙?zhí)。脕砝赢嫷睦庸P是靠高溫熨出烙痕來作畫的,稍不留神,宣紙就被燙破了。所以,能在宣紙上進行烙畫的人,寥寥無幾。丁洪強憑著自己這么多年的勤學苦練,在宣紙上烙畫已經(jīng)很得心應手了。除了宣紙,木板烙畫也是丁洪強的拿手絕活。丁洪強的新作《五大偉人圖》和《群英會》都是木板烙畫中的精品。
烙出精彩人生——記民間烙畫藝術大師丁洪強

    丁洪強是土生土長的南陽人,1967年生于南陽市茶庵鄉(xiāng)丁營村,父親丁春元是當?shù)赜忻睦赢嬆苁郑『閺娫?歲的時候就跟著自己的父親開始學習烙畫,那時都是畫一些小雞、小鳥之類的。每當父親下地做農(nóng)活的時候,他就自己在家學習。
 
    丁洪強最早是在筷子上烙畫,當時村子里有烙畫廠,各家各戶都能在筷子上烙畫。丁洪強喜歡烙山水、花鳥,最愛烙紅樓人物,寶玉、黛玉、晴雯、元春等每個人物都能烙得栩栩如生。8、9歲的時候就到村外去跟別人互相比試,還去烙畫廠請廠里的領導鑒定技藝。當時村子里有一個啞巴叔,也是一個烙畫能手,見到丁洪強就比出大拇指。如今,每次丁洪強回南陽老家,啞巴叔還是一見到他就比出大拇指。

    丁洪強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開始跟著父親學習在家具上烙畫,開始在大立柜、各種木器上烙畫。后來,丁家父子在南陽市魏公橋東風家具廠工作,1983年,在河南省家具烙畫比賽中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1984年,17歲的丁洪強中學畢業(yè)后,為了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在南陽市鐵路俱樂部學習了一年的美術。學習期間,丁洪強因學費太貴家里經(jīng)濟狀況承擔不了有過退學的想法,但學校老師實在不忍心舍棄這棵學習烙畫的好苗子,主動將每月25元的學費降到每月15元。學費的問題解決后,丁洪強學習起來更加努力了。那時,他白天學習素描,晚上畫線描,每天晚上都畫到1點多,尚且覺得時間不夠用。正是憑著這股濃厚的興趣和不怕吃苦的性格,通過一年的學習,丁洪強的繪畫水平可以說是突飛猛進。也正因如此,丁洪強才在烙畫這條路上越走越扎實,越走越寬廣。
 
    當時丁家父子是十里八村小有名氣的烙畫師傅,三十里以內(nèi)的鄉(xiāng)親都主動把家具送到丁家。一旦有新作品問世,村里的人都紛紛趕去參觀,十分熱鬧。
 
    在南陽市鐵路俱樂部學習一年以后,恰逢市烙畫廠招人,19歲的丁洪強憑著自己高超的烙畫技藝輕而易舉地就獲得了進廠的資格。白天干完廠里的活后,丁洪強晚上自己給自己加班,開始學習在宣紙上烙畫。花鳥、山水、人物,凡是能想到的,都會烙到紙上。那時的生活很清貧,每天只能吃四毛五一碗的撈面條,可也覺得日子過得踏實。對于丁洪強到這一段歷史,他的父親是這樣評價的:洪強正是憑著這種不怕吃苦,凡事都把事業(yè)放在第一位的精神才獲得今天的成績的。

    一九八六年,希望再次提高自己繪畫水平的丁洪強進入“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學習繪畫,兩年后由于烙畫廠不愿放人的緣故,沒能領到畢業(yè)證,很是可惜。但兩年的學習,不僅磨練了丁洪強的畫工,也加深了丁洪強對繪畫的認識和理解,可謂是收獲不小。
 
    1992年,是丁洪強烙畫道路上發(fā)生轉機的一年。這年的6月18號,在古都開封舉辦了首屆宋都文化節(jié),就是在這次活動中,丁洪強憑借著自己的兩幅作品《唐人詩意圖》和《四美圖》受到了臺灣客商謝先生的青睞,謝先生當場拍板讓丁洪強為他烙畫。之后丁洪強還為新加坡外商何先生烙了一系列的觀音圖像,贏得了何先生和他母親的一致好評。
 
    后來,丁洪強先后在盧氏、開封、上海等地發(fā)展。雖有所收獲,但是由于一些客觀原因,他還是輾轉回到了他的家鄉(xiāng)南陽。
 
    1997年,丁洪強將事業(yè)重心轉移到了鄭州,開始在紫荊山公園設置烙畫攤位。最初生意并不是很好做。逐漸地,越來越多的人被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所吸引,生意慢慢好了起來,甚至一度出現(xiàn)了排隊等待烙畫的情形。最忙碌的時候,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一、兩點。也就是在這段時期,突然有一天有人問丁洪強能不能在鴕鳥蛋上進行烙畫。以前丁洪強都是在雞蛋、鴨蛋上烙畫,在鴕鳥蛋上烙畫還是第一次,心里也不是很有底,就嘗試著拿了一個鴕鳥蛋,說給我一個星期試試看。沒想到,一周后,丁洪強的第一個鴕鳥蛋作品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橢圓形的鴕鳥蛋上,精細的線條完整的勾勒出“八仙過海”的場面,人物形態(tài)無不栩栩如生。這幅在鴕鳥蛋上烙繪的《八仙過海》贏得了對方的極大肯定。

    1998年,河南電視臺為丁洪強做了《火筆下的鴕鳥蛋》作品專題報道。丁洪強的鴕鳥蛋烙畫,也由此聲名遠播。鄭州周圍六七家鴕鳥基地紛紛送來鴕鳥蛋,希望丁洪強可以在上面烙畫,那時候基本上每天都要烙個三四個才能滿足需要。有一次,創(chuàng)造了4天烙了36枚的記錄。

    1999年8月,在第八屆中國專利產(chǎn)品新技術博覽會上,鴕鳥蛋烙畫作品受到廣泛關注,丁洪強被稱為中華鴕鳥蛋烙畫創(chuàng)始人。
 
     2004年12月,丁洪強獲得了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的稱號。同年,他開始練習用毛筆作畫。第二年,他又創(chuàng)辦了烙畫藝術研究中心《臥龍齋》畫廊。連續(xù)幾年的過度操勞,丁洪強的身體終于支撐不了了,最嚴重的時候,連腰都直不起來。在醫(yī)生的一再叮囑下,他不得已放下手頭的工作,連續(xù)休息了三、四年身體才慢慢恢復。身體復原后的丁洪強更加雄心勃勃,立志要把耽誤的這幾年時間全都補回來。

烙出精彩人生——記民間烙畫藝術大師丁洪強 

丁洪強作品《洛神圖》  
 
    《洛神圖》這幅烙畫可以說是丁洪強眾多藝術作品中的杰出代表。整幅作品給人一種飄逸輕盈的感覺,圖中的洛神手執(zhí)薄扇,低首輕笑,媚而不嬌,其中眉眼的刻畫尤為動人,使一種羞赧婉約的感覺躍然紙上。最妙的是洛神裝束的烙繪,曲線的層疊非但不給人一種繁雜感,而是讓人體會到一種靈動。洛神的衣著配以鮮艷的紅色,可以說是點睛之筆,整幅圖中紅色奪目卻不夸張,再輔以洛神羞赧的表情,可以說是動人之極了。

烙出精彩人生——記民間烙畫藝術大師丁洪強 

工作中的丁洪強總是一絲不茍,全神貫注
       
    如今丁洪強一邊總結過去幾十年的烙畫經(jīng)驗,一邊為烙畫藝術更長遠的發(fā)展做準備。當問到丁洪強對烙畫藝術未來發(fā)展的看法時,他不由面露難色。一來現(xiàn)在的年輕人都不愿意學習這門手藝,二來收的徒弟都急于求成,基本功還沒有練扎實就想出去掙大錢。雖然烙畫藝術的傳承現(xiàn)狀不是很樂觀,但丁洪強還是不舍得舍棄這門跟了自己半輩子的工藝。當今之際,只有用心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來繼續(xù)學習這門工藝了。
 
    回想起自己這幾十載的烙畫人生,丁老師不禁感慨萬千。四歲學藝,到如今四十多歲事業(yè)有所成就,中間經(jīng)歷的的風風雨雨豈是三言兩語一次訪談就能說得清的。感受過太多學習烙畫帶來的辛酸,但記憶中更多的卻是烙畫這門神奇的藝術帶來的幸福。每一只小鳥浮現(xiàn)在自己的烙筆下,每一個人物顯現(xiàn)在潔白的宣紙上,甚至是在每一個小小的葫蘆上烙出一個“福”字,都讓丁洪強感受到莫大的滿足。他沒有太多的豪言壯語和侃侃而談,只是用自己樸實無華的語言和堅定不移的行為表明了自己對烙畫藝術的熱愛。烙畫藝術已經(jīng)深深地融入了丁洪強的生命中,這輩子都離不開了。

    【人物檔案】

    丁洪強,中國民間藝術家,1967年10月生于河南南陽,受其父熏陶自幼習畫。現(xiàn)任中國古今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書畫藝術家聯(lián)合會副會長,河南省國畫家協(xié)會專業(yè)畫家,河南省人大書畫研究院理事,中國駝鳥蛋烙畫創(chuàng)始人,中國烙畫藝術家學會會員。
 
    【個人榮譽】

    1999年8月,在第八屆中國專利產(chǎn)品新技術博覽會上 鴕鳥蛋烙畫作品受到廣泛關注,被稱為中華鴕鳥蛋烙畫創(chuàng)始人。

    2002年12月,烙畫《荷花伴西施》榮獲河南省工藝美術書畫篆刻大賽“金獎”。

    2004年12月,丁洪強獲“河南省中小企業(yè)”服務局批準授予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2005年12月,作品《王昭君》在河南省工藝品設計大賽中獲“金獎”。

    2006年12月,丁洪強烙畫入選大型系列文獻《杰出傳承人卷》。并頒發(fā)入選榮譽證書。

    2007年6月8日,被評為河南省民間工藝大師。

    2008年4月,烙畫作品《花神圖》在首屆中國鄭州炎黃文化周“河南省文化遺產(chǎn)民間藝術精品展演”中榮獲金獎。

    2009年4月,烙畫作品《楊玉環(huán)》在第二屆鄭州炎黃文化周河南民間工藝精品展,榮獲金獎。

    2009年11月,入編河南省民間藝術大詞典,被評為“民間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wǎng)
0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網(wǎng) 中國國家藝術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