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鄉縣衙位于伏牛山南麓南陽盆地西沿內鄉縣城東街,坐北面南,312國道和寧西鐵路穿縣境而過。內鄉縣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歷明、清,至民國時期均為縣治所,F存建筑群為清光緒年間營建,占地2萬余平方米,廳堂房屋 260余間,有五進院落,高低錯落,左右對稱,廊道相通。中軸線上依次分布有照壁、宣化坊、大門、儀門及主體建筑大堂、二堂、三堂等。東西輔線上分別有縣丞衙、主薄衙、典史衙及花廳、庫房、帳房、獄房等。整個建筑群為清代小式建筑,仰瓦瓦頂,屋脊飾以獸吻等飾物。體現了清代地方衙署建筑坐北面南、左文右武、中央廳堂、前衙后邸和獄房居南的傳統禮制思想。
大堂、二堂、三堂為中軸線上體量不同的三大主體建筑,是知縣舉行重大政務活懂、預審案件和辦公起居之所,均面闊五間,單檐硬山建筑,前檐為飛椽?h衙主要建筑均設置有楹聯、匾額?h衙門首之左有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知縣易三才等所立的《三院禁約碑》,是整飭吏治、倡導廉政的珍貴實物資料。縣衙刑錢夫子院及三堂院各保存有元代桂花樹一株,是縣衙活的歷史見證。
內鄉縣衙是國務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官署衙門,也是國內第一座官署衙門博物館。內鄉縣衙1984年被批為國內第一座衙門博物館,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0月與北京故宮、河北保定直隸總督府、山西霍州署聯姻推出,中國四大古代官衙國際旅游專線,2002年5月被《中國文物報》評為世界文化多樣性博物館之一,2005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被世人譽為“神州大地絕無僅有的歷史標本”,“龍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北有北京故宮,南有內鄉縣衙”、享有“一座內鄉衙,半部官文化”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