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堂山前有一道嶺,長(zhǎng)有好幾里,原來叫蜈蚣嶺,可后來又改名叫跑馬嶺,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這里面還有一段故事。
石堂山上敬有娘娘,娘娘殿里有三匹神馬,這三匹神馬靜極思動(dòng),常于夜間背著娘娘去外邊玩耍,累了就歇一會(huì)兒,渴了就飲山泉水,餓了就吃附近百姓的麥苗,倒也怡然自樂。開始,附近的百姓沒有察覺,直到麥苗越來越稀,才知道是牲口糟踏了。可逐戶問去,卻沒有誰家的牲口脫韁了,這就怪了!幾戶莊稼糟踏嚴(yán)重的人家,決定看個(gè)究竟,于是就趁著天黑在蜈蚣嶺的麥田里藏了起來,并準(zhǔn)備了鑼鼓等準(zhǔn)備嚇跑它。天黑下來,那幾匹神馬果然又出來玩耍。正當(dāng)它們又要吃麥苗時(shí),幾戶人家開始敲鑼打鼓并大聲吆喝起來。神馬一看行蹤被人發(fā)現(xiàn),大驚失色,匆匆向石堂山跑去。那幾戶人家便窮追不舍,可到了山上娘娘殿前,馬兒卻全無蹤跡,便懷疑是道觀里的道士們把馬兒藏了起來,為此吵鬧不休,直到道童把道長(zhǎng)叫來,才平息下來。道長(zhǎng)一聽事情原委,心里便明白七八分,到殿里一看,那神馬的馬蹄上果然有泥土和麥苗,便更加確定了。后又組織道士給這幾匹神馬用木頭做了一道柵欄,并焚香向娘娘做了說明,讓那幾戶村民下山去等待。 從此以后,附近百姓的莊稼果然沒有牲口來糟踏了。而百姓們嫌蜈蚣嶺名字不好聽,又因神馬從嶺上跑過,便商量著把名字給改了,就叫跑馬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