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炳濤審石槽的故事
2013/6/28 10:50:01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事情在年關前五天頭。章知縣清早起來吩咐班頭衙役,早些吃飯,要下鄉(xiāng)查訪民情。章知縣在后院換衣,忽聽前院有敲擊鼓聲。他以為是頑皮的頑童在胡鬧,忙喚大班頭到前院看看。大班頭來到前院一看,堂鼓前站著一個骨瘦如柴的小孩。小孩一手抹眼淚,一手拿鼓棒。有心去打鼓,由于個小打不住,只好敲鼓架,小孩身后放了個空竹籃。班頭上前問詢,哪知那小孩扔下鼓棒大哭起來,哭得班頭心軟,只好把他領到后院交給章知縣。章知縣和藹地拍去小孩身上的灰塵。“小孩,誰欺負了你?”小孩搖搖頭。章知縣給大班頭遞了個眼色,大班頭慌忙進廚房端來饃菜。章知縣哄著小孩吃飯并探問小孩痛哭的原因。當小孩斷斷續(xù)續(xù)訴出原因,一旁氣煞了章知縣。章知縣一掌拍在桌子上,“啪嚓”桌上的器具晃個不停,把小孩嚇了個愣怔。“可惱!冷風光往沒衣人身上刮。這小孩還不夠可憐?竟有人來偷他的錢”。章知縣在屋內(nèi)踱了幾步,對著門口:“班頭”,“在”“今兒我不下鄉(xiāng)了,你去貼告示,就說我今天審石槽,望人們前來觀看”。
告示一貼出,惹得一街兩巷議論紛紛。章知縣威風凜凜地坐在公案后面。衙役們分立兩旁,左一排刀光閃閃,右一排手持紅漆大板。三尺來長的石槽在當院案桌的前邊,石槽內(nèi)的開水蒸氣騰騰。
章知縣看人們來的不少了,喝口茶,指了指身邊的小孩,平氣的說:“諸位,我是請大家來給我?guī)蛡小忙。這小孩五歲失去父親,母子二人苦度光陰。年關到了,鄉(xiāng)親們見娘倆可憐,就七拼八湊了點貨物,讓他們賺錢過年。由于小孩不小心,錢弄丟了。現(xiàn)在大家誰同情他可以,誰就朝石槽里扔個三倆錢”。“噢!原來為這”。人們都急忙掏起腰包,噗塌塌地丟進石槽。章知縣兩眼上下亂翻,看罷水面又觀看人們的表情。這時有一個尖嘴猴腮水蛇腰桿的人從里擠出來,他從口袋掏掏摸摸、摸摸掏掏,弄出個錢。握了握才丟進石槽。 “咕嘍”一個明光發(fā)亮的油珠浮在水面上。章知縣目光盯住了丟錢的人向他走去。那人見縣官向他走來,早已嚇掉了魂。章知縣強裝笑臉按住他的肩:“依我看你是個可憐人,你咋還給他錢?”那人苦笑一下:“我年紀比他大,再說哪兒都能掙倆錢”。“那好,你就再丟一個錢”。那人顫抖抖地走到石槽跟,又丟了錢,水里照樣又冒出明光發(fā)亮的油珠兒。章知縣臉一掛:“你的錢打哪兒來的?”那人的嘴上直冒熱氣,吞吞吐吐的:“賣……賣……賣柴”。“賣在哪兒?”“茶館”“混蛋,閻王爺不嫌鬼瘦”,章知縣怒氣沖沖的回到座上,驚堂木“啪”地一拍“拿下了!”,那人撕破喉嚨般嚎叫:“冤枉!”,章知縣站起來冷笑一聲“這是你自己招出來的。這小孩賣的貨物是油饃,是他鄉(xiāng)親們東家送點油,西家端點面。他媽連夜炸成饃,讓小孩清早上街去賣錢。小孩把錢丟在竹籃里,錢挨饃,饃挨錢,油膩沾著錢。所以你的錢投水里能漂出油珠,別人的錢扔水里漂不出油珠來。你--還冤枉嗎?”那人見事情敗露,不得不跪下求饒:“我招,我招,這錢是我在街東關外茅廁門口竹籃里偷的。我已花了半貫,剩余全歸小孩。太爺呀!望你開恩,我保證再也不干了”。
章知縣抱著拳:“諸位,今兒讓大家破費了”。“沒啥,沒啥,村幫村,鄰幫鄰么”。章知縣送走了來觀熱鬧的人們,又回頭對小孩:“把水舀出去,多少錢全拿回去,下次進城可要小心點兒”。小孩爬在地上給縣官磕了個頭,舀出了石槽內(nèi)的開水,錢又扔在竹籃里,樂滋滋的回去了。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