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南陽 >> 名人名家 >> 名人與河南 >> 瀏覽南陽

岑參-唐代著名詩人,河南南陽人

2012/4/19 17:44:53 點擊數(shù): 【字體:

 
    岑參(約715~770) ,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曾祖岑文本、伯祖岑長倩、伯父岑羲都以文墨致位宰相。父岑植,仕至?xí)x州刺史。岑參10歲左右,父親去世,家境日趨困頓。他刻苦學(xué)習(xí),遍讀經(jīng)史。20歲至長安,獻書求仕無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寶三載(744),登進士第,授右內(nèi)率府兵曹參軍。及第前曾作《感舊賦》,敘述家世淪替和個人坎坷。天寶八載,充安西四鎮(zhèn)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初次出塞,滿懷報國壯志,想在戎馬中開拓前程,但未得意。天寶十載,回長安,與杜甫、高適等游,深受啟迪。十三載,又充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報國立功之情更切,邊塞詩名作大多成于此時。安史亂起,岑參東歸勤王,杜甫等推薦他為右補闕。由于“頻上封章,指述權(quán)佞”(杜確《岑嘉州詩集序》),乾元二年(759)改任起居舍人。不滿一月,貶謫虢州長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庫部郎中,出為嘉州刺史,因此人稱“岑嘉州”。罷官后,東歸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客死成都旅舍。
  
    岑參早期詩歌多為寫景、述懷及贈答之作,其中寫景的作品較多佳篇。這些詩往往以清麗見長,詩風(fēng)接近謝朓、吳均和何遜,而自有其特色。如“寂寞清溪上,空余丹灶間”(《尋少室張山人》)、“片雨下南澗,孤峰出東原”(《緱山西峰草堂作》)等,幽致俊逸。至于“山風(fēng)吹空林,颯颯如有人”(《暮秋山行》)、“長風(fēng)吹白茅,野火燒枯桑”(《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更是“語奇體峻,意亦造奇”(殷璠《河岳英靈集》)。杜甫曾說:“岑參兄弟皆好奇”(《渼陂行》)。在“二十獻書闕下”求仕未成以后,他的詩除了語奇意奇的特點更加顯著以外,感傷不遇,嗟嘆貧*的憂憤情緒也加重了。
岑參中年兩次出塞,“累佐戎幕,往來鞍馬烽塵間十余載,極征行離別之情。城障塞堡,無不經(jīng)行”(《唐才子傳》)。詩作題材空前開闊,風(fēng)格大變。雄奇瑰麗的色彩,成為他邊塞詩的基本色調(diào)。如《走馬川行》和《輪臺歌》,歌頌封常清的戰(zhàn)功和唐軍的勇武,運用了想象和夸張的手法,把邊塞上大自然的劇烈變化,同聲勢浩大的行軍場面融合起來,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岑參的邊塞詩不只寫軍事行動,他還別開生面地描寫了火山云、天山雪,熱海水的炙熱,瀚海水的奇寒,北風(fēng)卷地,黃沙入天。有時作者把這些奇異景色同軍營的日常生活結(jié)合起來描述,給人以生機勃勃之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白雪歌》。此外,他還寫了邊塞的風(fēng)習(xí)和各族人民的友好相處,征戍者的思鄉(xiāng)和將士的苦樂不均,大大開拓了邊塞詩的創(chuàng)作題材和藝術(shù)境界。  
在他的晚期詩篇中,為國效勞的壯志雖還有所表露,但在無法實現(xiàn)時,往往趨于消沉,不復(fù)有以前那樣的銳氣。“自從兵戈動,遂覺天地窄”(《西蜀旅舍春嘆寄朝中故人呂狄評事》),傷時憫亂而不免流露出無可奈何的喟嘆之音,正是這種心境的寫照。入蜀以后,蜀地景物固然增添了他山水詩的奇壯特色,但他的隱逸思想在詩中也有了發(fā)展。
  
    岑詩的主要思想傾向是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難的樂觀精神;其藝術(shù)特色是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絢爛,風(fēng)格奇峭。他擅長七言歌行,用歌行體描繪壯麗多姿的邊塞風(fēng)光,為唐詩的繁榮發(fā)展作出了貢獻。
  
    岑參歿后30年,其子岑佐公收集遺文,請杜確編成《岑嘉州詩集》8卷,是為岑詩編集之始。到宋代,演變?yōu)?卷、7卷、10卷三種刊本。宋刊10卷本今不傳。現(xiàn)在通行的《四部叢刊》影印7卷本,似由宋刊7卷本演變而來;而《全唐詩》4卷本,則似由宋刊8卷本演變而來。今人陳鐵民、侯忠義參校過多種版本,作《岑參集校注》。
  
    岑參事跡見杜確《岑嘉州集序》、 《唐詩紀(jì)事》 、 《唐才子傳》 。近人賴義輝作《岑參年譜》,聞一多作《岑嘉州系年考證》,李嘉言作《岑詩系年》。
【原標(biāo)題:岑參-唐代著名詩人,河南南陽人】
責(zé)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檔案界
0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河南農(nóng)家樂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吳氏網(wǎng) 秦氏網(wǎng) 中華舒氏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wǎng)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秦腔戲曲網(wǎng) 中國晉劇藝術(shù)網(wǎng) 揚州揚劇網(wǎng) 梨園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