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南陽

南陽大調曲

2013/4/11 11:23:10 點擊數: 【字體:


    原稱“鼓子曲”。是南陽地區主要曲種。源于明、清俗曲。初興于開封市,清乾隆年間傳入南陽后,逐漸形成不同于開封鼓子調的曲種。20世紀30年代,因河南曲劇俗稱“小調曲子”,鼓子曲改稱“大調曲子”。音樂結構為曲牌連綴體。因每一連套形式常以[鼓子頭]開始,[鼓子尾]收煞,故名鼓子曲。

    現存曲牌160多種,大致分為常用鼓子雜牌、小昆牌、 大牌子和部分非常用曲牌。此外,還有板頭曲(器樂曲)數十首。

    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古箏、琵琶為輔,手板、八角鼓擊節。專業曲藝團隊出現之后,加入二胡、大提琴、阮等。傳統的演唱形式均為坐唱。后改以站唱,其后又出現了對唱、群唱及帶有表演的彈唱形式。

    舊時大調曲多為自娛自樂,無專門從業者。演唱、演奏者統稱“曲友”或“玩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影響較大的有曹東扶、鄭耀亭、郝吾齋、趙殿臣、李文釧等。50年代后,王富貴、張華亭率先售票演出。專業曲藝團隊出現之后,有了白靈芝、胡運榮、劉花枝、宋萬榮、曹獻珍等一批女演員。大調曲子盛行的60年代中期,南陽全區專業演員、伴奏員70余人。同時,各地業余演唱活動繁盛。知名者朱富慶、黃天錫、張留長等。

    大調曲子現存曲目近1300個。取材十分廣泛,有歷史故事“三國”、“水滸”,有古典名著“紅樓”、“西廂”以及民間傳說《白蛇傳》、《梁祝》等,也有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的《安安送米》、《李豁子離婚》等,較古老的傳統曲目《王大娘釘缸》、《尼姑恩凡》、《目連救母》等。50年代以后,各時期代表作品如《漁夫恨》、《紙老虎再現原形》《劉胡蘭就義》、《風雨盼親人》、《二嫂買鋤》等。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文化網 2005-01-1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